
感謝大家來到我部落格,這個頁面介紹了我的經歷,以及為何會有此部落格誕生。
文章最後一次由夜狸更新於2022年06月05年



為什麼要取名夜黎呢?



原先取名為「夜黎」,這是給我自己的一個自我暗示,時刻提醒自己「只要不駐足,黑夜終將迎來黎明。」。
摘要
從某天開始,我開始注意到我的雙腳腳底板開始發麻。過了沒多久,腰就開始疼痛。
去了大醫院骨科檢查,但卻沒有查出問題。
後續找了其他醫生、國術館、按摩推拿,只能緩解,狀態時好時壞。
經過一年後,情況更糟糕。開始出現眩暈和耳鳴。
另外看了耳鼻喉科、神經外科、物理治療,依舊是時好時壞。
因為痛到無法上課,所以最後選擇先休學。
休學期間到處學習,第一次感受到身體的受限。
獲得了第一次好轉。腳麻和暈眩後來無再發。
親友的推薦下,赴大陸求醫。
一翻轉折後,認識到姿勢、動作與疼痛之間的關係。
2個月後回台灣,一邊工作一邊復健。
1年多後還是太大的進展,讓我懷疑我是否沒有掌握好復健的要點。
同時也我對姿勢與動作的矯正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這樣的驅使下,讓我再次赴大陸,一邊學習一邊工作。
對學習的熱忱,讓我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學習到許多知識,甚至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疼痛。
但在一次連假後,腰痛加上疲憊席捲而來。我從新認識到,我真正的問題和初衷。
回台灣後我先將過去所學的復健方式拋諸腦後,重新審視自己的身體情況。
同時我看了一本書《健康之道》,參加了一堂身療癒的課程。
我終於找到疼痛的根源了,源自於我小時候的性格與錯誤的認知。
造成我日常動作中會反覆收縮腰部。
並且動作極其微小、自動反射,以至於我一直未曾覺察。
找到根本原因後幾年,我大部分的時間在復健,以及閱讀疼痛、心理相關的書籍(很多時候是文字轉語音,用聽的)。
雖然在2021年時,就想要建立部落格來分享,但由於自己尚未痊癒,覺得不足以信服他人。所以遲遲沒有實際採取行動。
直到2022年5月我讀到Steve Pavlina的《自律修練手冊》,並且疼痛已經有所緩解,我開始整理過去的經歷、學習內容、想法等,希望能在這個部落格上逐步呈現。
由於多年的無意識動作,我的胸腰交界處極度緊繃、面積較大的筋膜沾黏。
這讓我清楚知道自己沒那麼快好,但我始終堅信,在我的持續努力下一定能夠回到無痛的狀態。
在這十多年來,研究腰痛的生理、心理逐漸成為我的熱忱。希望未來能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帶給有緣人一些啟發。



如果您想詳細了解我的話,歡迎繼續閱讀。
詳細內容較長,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