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來到,持續撰寫文章中~

中樞控制|第15章 自主神經系統 15.3《解剖學與生理學 2e》

夜黎

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15>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 15.3 Central Control
索引傳送門:《解剖學和生理學2e》索引頁面

章節目標

學習本節後,你將能夠:

  • 描述大腦高階中樞在自主調節中的作用
  • 解釋下視丘與穩態的聯繫
  • 描述〝將自主系統和情緒聯繫起來〞的中樞神經系統區域
  • 描述對自主系統的下行控制很重要的路徑
目錄

前言

當光線照射到視網膜並導致訊號沿著視神經傳播時,瞳孔光反射(圖 15.10)開始。 這是視覺感覺,因為這種反射的傳入分支只是共享特殊的感覺路徑。 明亮的光線照射到視網膜上,透過動眼神經引起副交感神經反應,然後是來自睫狀神經節的節後纖維,刺激虹膜的圓形纖維收縮並收縮瞳孔。 當光線照射到一隻眼睛的視網膜時,兩隻眼睛的瞳孔都會收縮。 當光線被移除時,兩隻眼睛的瞳孔再次擴張回到靜止位置。 當刺激是單側的(僅呈現給一隻眼睛)時,反應是雙邊的(兩隻眼睛)。 對於軀體反射來說並非如此。 如果你觸摸暖氣片,你只需將那隻手臂向後拉,而不是兩隻手臂都向後拉。 自主反射的中樞控制與軀體反射不同。 下視丘與其他中樞神經系統位置一起控制自主系統。

圖 15.10 瞳孔反射路徑
瞳孔處於競爭性自主控制之下,以響應照射到視網膜的光線水平。 當視網膜沒有接收到足夠的光線時,交感系統會擴張瞳孔,而當太多的光線照射到視網膜時,副交感系統會收縮瞳孔。

前腦結構

自主控制基於內臟反射,由傳入和傳出分支組成。 這些穩態機制是基於自主系統兩個部分之間的平衡,從而根據交感或副交感系統的主要輸入,產生各種器官的張力。 協調這種平衡需要從下視丘等前腦結構開始,一直延伸到腦幹和脊髓的整合。

下視丘

下視丘〔hypothalamus〕是許多穩態機制的控制中心。 它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 它在瞳孔反射中發揮的作用證明了這個控制中心的重要性。 視神經主要投射到視丘〔thalamus〕,視丘是有意識視覺感知到枕葉皮質的必要中繼。 然而,視神經的另一個投射到達下視丘。

然後,下視丘使用該視覺系統的輸入來驅動瞳孔反射。 如果視網膜被高強度的光激活,下視丘就會刺激副交感神經反應。 如果視神經訊息顯示視網膜上的光線水平較低,下視丘就會激活交感神經反應。 下視丘的輸出遵循兩個主要束,即背側縱束〔dors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內側前腦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圖 15.11)。 沿著這兩條束,下視丘可以影響動眼神經複合體的埃丁格-韋斯特法爾核〔Edinger–Westphal nucleus〕或胸脊髓的外側角。

圖 15.11 中央自主系統的纖維束
下視丘是大部分自主神經功能的中樞控制來源。 它接收來自大腦結構的輸入並投射到腦幹和脊髓結構,以調節身體器官系統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輸入的平衡。 主要通路是內側前腦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和背側縱束〔dors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這兩條束將〝下視丘與腦幹的主要副交感神經核〞和〝胸腰段脊髓的節前(中樞)神經元〞連接起來。 下視丘也透過內側前腦束接收來自前腦其他區域的輸入。 嗅覺皮質、基底前腦的隔核〔septal nuclei〕和杏仁核透過內側前腦束投射到下視丘。 這些前腦結構會告知下視丘有關神經系統的狀態,並且可以影響體內平衡的調節過程。 杏仁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位於顳葉大腦的皮質下方,在我們記憶和感受情緒的能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杏仁核

杏仁核〔amygdala〕是顳葉內側區域的一組核團,屬於邊緣葉的一部分(圖 15.12)。 邊緣葉〔limbic lobe〕包括參與情緒反應的結構,以及有助於記憶功能的結構。 邊緣葉與下視丘有強烈的聯繫,並根據情緒狀態影響其活動狀態。 例如,當你焦慮或害怕時,杏仁核會沿著內側前腦束向下視丘發送訊號,刺激交感神經的戰鬥或逃跑反應。 下視丘也會透過控制內分泌系統來刺激壓力荷爾蒙的釋放,以響應杏仁核的輸入。

圖 15.12 邊緣葉
圍繞大腦邊緣排列的結構構成了邊緣葉,包括杏仁核、海馬體和扣帶迴,並與下視丘相連。

延髓

延髓包含被稱為心血管中心〔cardiovascular center〕的核,它透過自主神經連接控制心血管系統的平滑肌和心肌。 當心血管系統的穩態發生變化時,例如當血壓改變時,自主系統的協調可以在該區域內完成。 此外,當來自下視丘的下行輸入刺激該區域時,交感系統可以增加心血管系統的活動,例如響應焦慮或壓力。 負責增加心率的節前交感纖維稱為心臟加速神經〔cardiac accelerator nerves〕,而負責收縮血管的節前交感纖維則組成血管舒縮神經〔vasomotor nerves〕

幾個腦幹核對於主要器官系統的內臟控制很重要。 涉及心血管功能的腦幹核之一是孤立核〔solitary nucleus〕。 它從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接收有關血壓和心臟功能的感覺輸入,其輸出將透過上胸側角激活心臟或血管的交感刺激。 另一個對內臟控制很重要的腦幹核是迷走神經的背側運動核,這是歸屬於迷走神經的副交感功能的運動核,包括降低心率、收縮肺支氣管,以及通過腸神經系統激活消化功能。 疑核〔nucleus ambiguus〕因其模糊的組織學而得名,它也有助於迷走神經的副交感神經輸出,並針對咽部和喉部的肌肉進行吞嚥和言語,以及與迷走神經的背側運動核一起對心臟和背側的副交感神經張力。

日常聯繫

運動和自主系統

除了與〝戰鬥或逃跑反應〞以及〝休息和消化功能〞相關之外,自主系統還負責某些日常功能。 例如,當穩態機制動態變化時,自主系統就會發揮作用,像是伴隨運動而來的生理變化。 走上跑步機並進行良好的運動會導致心率加快、呼吸變得更強更深、汗腺激活、消化系統暫停活動。 這些與戰鬥或逃跑反應相關的生理變化相同,但跑步機上沒有任何東西在追趕你。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穩態機制,因為 “維持內部環境” 意味著將所有這些變化回到設定點。 相反,交感系統在運動過程中變得活躍,以便你的身體能夠應對正在發生的事情。 穩態機制正在處理〝將身體推離休息狀態〞的有意識決定。 事實上,心臟正在偏離其穩態設定點。 如果沒有任何來自自主系統的輸入,心臟將以大約 100 bpm 的速度跳動,副交感系統會將其減慢至大約 70 bpm 的靜止心率。 但在一次良好的運動過程中,你應該會看到你的心率為 120-140 bpm。 你可以說身體因為你所做的事情而承受壓力。 穩態機制試圖將血液 pH 值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或控制體溫,但這些都是對運動選擇的反應。


更新紀錄

2024/11/17 發佈本文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的話
點讚 後歡迎關注夜黎喔!

分享這篇文章吧!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本文作者

腰痛十餘年的普通人。
20歲走上自我療癒的道路。
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收集的訊息。

致力於將潛意識行為(心理)、認知行為(社會)、人體力學(生理)等等關聯起來,找出導致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我覺察進行身心療癒。

評論

去評論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