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來到,持續撰寫文章中~

松果體|第17章 內分泌系統 17.7《解剖學與生理學 2e》

夜黎

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17> The Endocrine System — 17.7 The Pineal Gland
索引傳送門:《解剖學和生理學2e》索引頁面

章節目標

學習本節後,你將能夠:

  • 描述松果體的位置與結構
  • 討論褪黑激素的功能

內文

回想一下,下視丘是大腦間腦的一部分,位於視丘的下方且稍微前方。 松果體〔pineal gland〕位於視丘下方但稍微後方,它是一種微小的內分泌腺,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構成松果體的松果腺細胞〔pinealocyte〕已知會產生和分泌胺類激素褪黑激素〔melatonin〕,而褪黑激素是由血清素衍生的。

褪黑激素的分泌會根據從環境接收的光照水平而變化。 當光子刺激眼睛的視網膜時,神經衝動會被發送到下視丘的一個區域,稱為視交叉上核 (SCN)〔suprachiasmatic nucleus〕,這對於調節生物節律很重要。 神經訊號從 SCN 傳送到脊髓,最終到達松果體,在那裡褪黑激素的產生受到抑制。 結果,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下降,促進清醒。 相反,隨著光照水平下降(例如在晚上),褪黑激素的產生就會增加,提高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造成昏昏欲睡。

褪黑激素的分泌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晝夜節律,即暗光波動〔dark-light fluctuations〕,不僅影響睡意和清醒,也影響食慾和體溫。 有趣的是,兒童的褪黑激素水平高於成人,這可能會阻止腦下垂體前葉釋放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從而抑制青春期的到來。 最後,褪黑激素的抗氧化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題。

時差是指一個人在跨越多個時區旅行時,在白天感到昏昏欲睡或在晚上感到清醒。 跨越多個時區的旅行會嚴重擾亂褪黑激素調節的晝夜週期。 褪黑激素的合成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來適應新環境中的明暗模式,導致時差反應。 有些航空旅客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來誘發睡眠。


更新紀錄

2025/03/03 發佈本文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的話
點讚 後歡迎關注夜黎喔!

分享這篇文章吧!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本文作者

腰痛十餘年的普通人。
20歲走上自我療癒的道路。
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收集的訊息。

致力於將潛意識行為(心理)、認知行為(社會)、人體力學(生理)等等關聯起來,找出導致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我覺察進行身心療癒。

評論

去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