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來到,持續撰寫文章中~

具有次級內分泌功能的器官|第17章 內分泌系統 17.10《解剖學與生理學 2e》

夜黎

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17> The Endocrine System — 17.10 Organs with Secondary Endocrine Functions
索引傳送門:《解剖學和生理學2e》索引頁面

章節目標

學習本節後,你將能夠:

  • 識別具有次級內分泌功能的器官、它們所產生的激素及其作用
目錄

前言

在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時,你已經遇到過身體中許多具有次要內分泌功能的器官中的某些器官。 在這裡,你將學習到心臟、胃腸道、腎臟、骨骼、脂肪組織、皮膚和胸腺的激素產生活動。

心臟

當身體經歷血液容量或血壓增加時,心房壁的細胞就會伸展。 作為回應,心房壁中的特殊細胞會產生並分泌勝肽激素心房利鈉肽 (ANP)〔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向腎臟發出信號,減少鈉的重吸收,從而減少從尿液濾液中重吸收的水量,並減少血液量。 ANP 的其他作用包括抑制腎素分泌,從而抑制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 (RAAS)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和血管舒張。 因此,ANP 有助於降低血壓、血液容量和血鈉水平。

胃腸道

胃腸道的內分泌細胞位於胃和小腸的黏膜。 其中一些激素是在進餐後分泌的,有助於消化。 胃細胞分泌激素的一個例子是胃泌素〔gastrin〕,它是響應胃擴張而分泌的一種勝肽激素,可刺激鹽酸的釋放。 促胰液素〔secretin〕是一種勝肽類激素,當酸性食糜(部分消化的食物和液體)從胃中移動時,小腸會分泌這種激素。 它刺激胰臟釋放碳酸氫鹽〔bicarbonate〕,緩衝酸性食糜,並抑制胃進一步分泌鹽酸。 膽囊收縮素 (CCK) 〔cholecystokinin〕是另一種從小腸釋放的勝肽類激素。 它促進胰酶〔pancreatic enzymes〕的分泌和膽囊膽汁的釋放,這兩者都有助於消化。 腸道細胞產生的其他激素有助於葡萄糖代謝,例如透過刺激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減少α細胞分泌升糖素,或增強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腎臟

腎臟參與幾種複雜的內分泌途徑,並產生某些激素。 腎臟血流量減少會刺激腎臟釋放酶腎素〔renin〕,觸發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 (RAAS) 系統,並刺激鈉和水的重吸收。 重吸收會增加血流量和血壓。 腎臟也透過維生素 D3 產生骨化三醇〔calcitriol〕來調節血鈣水平,骨化三醇是在副甲狀腺素 (PTH) 〔parathyroid hormone〕分泌後釋放的。 此外,腎臟在低氧水平下會產生激素促紅血球生成素 (EPO)〔erythropoietin〕。 EPO 刺激骨髓中紅血球〔blood cells〕(紅血球〔erythrocytes〕)的產生,從而增加對組織的氧氣輸送。 你可能聽過 EPO 是一種提高體能的藥物(合成形式)。

骨骼

儘管骨骼早已被認為是激素的目標,但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意識到骨骼本身會產生至少兩種激素。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 23 (FGF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是由骨細胞響應血液中維生素 D3 或磷酸鹽的水平升高而產生的。 它會刺激腎臟抑制維生素 D3 形成骨化三醇,並增加磷的排泄。 成骨細胞產生的骨鈣素〔Osteocalcin〕可刺激胰臟β細胞增加胰島素的產生。 它也作用於周邊組織,增加其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對葡萄糖的利用。

脂肪組織

脂肪組織產生和分泌幾種參與脂質代謝和儲存的激素。 一個重要的例子是瘦體素〔leptin〕,它是脂肪細胞產生的蛋白質,其循環量與體內脂肪含量成正比。 瘦體素是在食物消耗後釋放的,並透過與大腦神經元的結合而發揮作用,這些神經元涉及能量攝取和消耗。 瘦體素的結合會導致飯後產生飽足感,從而減少食慾。 這似乎也顯示,瘦體素與腦受體的結合會觸發交感神經系統調節骨代謝,增加皮質骨的沉積。 脂聯素〔adiponectin〕——脂肪細胞合成的另一種激素——似乎可以降低細胞胰島素阻抗,並保護血管免受發炎和動脈粥狀硬化的侵害。 肥胖族群體內的脂聯素水平較低,減肥後其含量會上升。

皮膚

皮膚在生產非活性形式的維生素 D3(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時發揮內分泌器官的功能。 當表皮中的膽固醇暴露於紫外線輻射時,它會轉化為膽鈣化醇,然後進入血液。 在肝臟中,膽鈣化醇轉化為中間體,然後到達腎臟,進一步轉化為骨化三醇,即維生素 D3 的活性形式。 維生素 D 對多種生理過程都很重要,包括腸道鈣吸收和免疫系統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維生素 D 的低水平與癌症、嚴重氣喘和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兒童缺乏維生素 D 會導致佝僂病,而成人缺乏維生素 D 則會導致骨軟化症,這兩種疾病的特徵都是骨質退化。

胸腺

胸腺〔thymus〕是免疫系統的器官,在嬰兒期和幼兒期較大且更活躍,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萎縮。 它的內分泌功能是產生一組稱為胸腺素〔thymosins〕的激素,有助於免疫細胞 T 淋巴細胞的發育和分化。 儘管胸腺素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但很明顯它們有助於免疫反應。 胸腺素也存在於胸腺以外的組織中,且具有多種功能,因此胸腺素不能嚴格地歸類為胸腺激素。

肝臟

肝臟負責分泌至少四種重要的激素或激素前驅物: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生長調節素〔somatomedin〕)、血管張力素原、血小板生成素和鐵調素。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是身體生長的直接刺激物,尤其是骨頭的生長。 血管張力素原〔angiotensinogen〕是前面提到的血管張力素的前驅物,可以升高血壓。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刺激血小板的產生。 鐵調素〔hepcidin〕阻止體內細胞釋放鐵,有助於調節體液中的鐵穩態。 表 17.8 總結了這些其他器官的主要激素。

器官主要激素作用
心臟心房利鈉胜肽(A​​NP)降低血液容積、血壓和 Na+ 濃度
胃腸道胃泌素、胰液素和膽囊收縮素幫助消化食物和緩衝胃酸
胃腸道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促泌肽 (GIP)和胰高血糖素樣勝肽 1 (GLP-1)刺激胰臟β細胞釋放胰島素
腎臟腎素刺激醛固酮的釋放
腎臟骨化三醇幫助 Ca 2+的吸收
腎臟促紅血球生成素觸發骨髓中紅血球的形成
骨骼FGF23抑制骨化三醇的產生並增加磷酸鹽的排泄
骨骼骨鈣素增加胰島素的產生
脂肪組織瘦體素促進大腦發出飽足感訊號
脂肪組織脂聯素降低胰島素阻抗
皮膚膽鈣化醇經過修飾後形成維生素 D
胸腺(及其他器官)胸腺素除此之外,有助於免疫系統 T 淋巴細胞的發育
肝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刺激身體成長
肝臟血管張力素原升高血壓
肝臟血小板生成素導致血小板增加
肝臟鐵調素阻止鐵釋放到體液中
表 17.8 具有次級內分泌功能的器官及其主要激素

更新紀錄

2025/03/21 發佈本文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的話
點讚 後歡迎關注夜黎喔!

分享這篇文章吧!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本文作者

腰痛十餘年的普通人。
20歲走上自我療癒的道路。
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收集的訊息。

致力於將潛意識行為(心理)、認知行為(社會)、人體力學(生理)等等關聯起來,找出導致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我覺察進行身心療癒。

評論

去評論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