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社會心理
-
療癒疾病的三個境界
—低水平:完全採取被動策略,將健康的主導權交給醫生、藥物 —中水平:採取主動策略,學習相關知識、改變舊有的行為模式 —高水平:跳出知識的框架,傾聽身體給予的訊息、內在與外在和諧 -
選西醫還是中醫?治療是局部還是整體?|神經系統的視角
西醫是以解剖學、生理學等為基礎,傾向於從局部找出病灶。 而中醫是以經絡、五行等為基礎,強調「身體為一體」和「平衡」。所以接受不同體系知識和思想的醫生,在看相同問題時,自然會有很大的差異。 -
潛意識與腰痛|接收到的話語、身體的條件反射
小時候,權威人士(父母、老師)的話語可能會被我們錯誤理解,而產生不合適的實際生理反應。漸漸地,即使這些話語不再出現,但身體卻記住了!在潛意識中使神經產生條件反射。而這可能是慢性疼痛的根源!
腰痛的生理
-
腰痛的兩種觸發模式|靜態觀察、觸摸與動態測試
同樣是腰部產生疼痛,但根據個人身體的特點,每個腰痛的人觸發疼痛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觀察、感覺疼痛中的線索,進而覺察到自己的疼痛觸發源,並為此制定矯正計畫。 -
腰痛的診斷與評估|物理評估方法的介紹
排除一些天生性、罕見疾病,可以假設一個人從健康到生病其中必有原因。其根源可能潛藏於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中,當重複的模式積累到一定程度,身體用疼痛、麻木、不舒服的信號來提醒我們,迫使我們採取行動做出一些修正。 -
主動療法對「非特異性」腰痛的重要性
治療分為兩個廣泛的範疇,「被動療法」與「主動療法」。「主動療法」指的是患者必須參與到治療內,包括改變自己的動作模式、認知行為甚至是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