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腰痛,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影像學檢查。但其實還有一些不需要先進儀器的物理診斷方法。讓我們起來了解一下吧!
腰痛整體觀
排除一些天生性、罕見疾病,可以假設一個人從健康到生病其中必有原因。其根源可能潛藏於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中,當重複的模式積累到一定程度,身體用疼痛、麻木、不舒服的信號來提醒我們,迫使我們採取行動做出一些修正。
但受這些疼痛或不舒服的影響,我們往往無法覺察到這些源自於日常生活的失衡,而採取對抗、壓迫、抑制的方式去應對疼痛或不舒服。而這些方法就像把草割了卻沒有斷根,雖然短時間看似好轉了,但可能再次受到刺激而又冒出頭來。
這十多年來,我採取了各種方法來治療我的腰痛。最先我是採取了中醫的內外治、西醫骨科的藥物和注射、西醫康復科電療和熱敷等、民俗療法的按摩和正骨,隨後是物理治療的動作和步態治療,最後是認知行為療法。經歷這些後我才發現,我疼痛的根源來自小時候的錯誤認知,然後變成了日常動作模式異常,隨著時間累積造成了實際的生理變化而產生疼痛。
通過這些經歷,我認為要找出疼痛的根源必須有三個大方面需要考量,即「認知行為」、「化學失衡」、「物理失衡」。我將在下面簡單介紹這這三個方面,以及它們的相互影響。
認知行為
「我們的想法或信念會產生實際的生理變化」
比如說我今天第一次看到江南style的影片,我覺得很酷,並且想要試著自己來跳跳看。但我過去未曾有跳舞的任何經驗,所以我必須反覆地觀看影片,並且模仿韓國大叔的每一個動作。
影片 → 通過視覺相關的神經將影像傳遞給大腦
模仿 → 大腦激活與該動作相關的軀體神經,讓肌肉產生收縮、骨骼產生槓桿
剛開始,由於我對動作不熟悉而且沒有跳舞的經驗,所以我的動作很笨拙,只能先關注手部動作。當手部動作無須思考就能做出來的時候,我開始關注腿部的動作。最後,身體局部動作都能無須思考就能做出來的時候,我開始關注節律、節拍,還可以跟著曲調哼唱。
局部動作自動化 → 重複的動作使神經產生記憶,反饋給大腦後寫入大腦皮質
節律、節拍 → 身體的平衡機制參與到動作中
隨著我更多的練習,漸漸地我完全不用思考也能跳出舞步同時哼唱歌曲。
從這個例子來看,大腦可以通過神經系統做出動作和行為。反過來,動作和行為也可以通過神經系統刺激大腦。因此我們如果擁有一個「不合適的」信念或想法,都有可能在時間的積累下,產生實際的生理變化。
化學失衡
有些營養素身體本身無法自行製造,需要靠食物來攝取,因此我們飲食的均衡至關重要。但現代的飲食與原始的飲食已經大為不同,下列舉了幾項為例:
- 1、精緻食品
-
我們把甘蔗、甜菜加工提煉成蔗糖,這些蔗糖沒有纖維作為載體,會被身體快速吸收,而容易轉換成脂肪。
- 2、加工食品
-
為了延長食物的保質時間,除了加工還添加了許多化學產物,這使得食物本身的營養素、礦物質大量流失。
- 3、飼養家畜
-
以前的打獵變成飼養家畜,而家畜的食物也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口。
從此可知,我們很多人實際上是處於「吃飽了,但身體還處於飢餓狀態。」隨著時間積累,就容易引發一些內科疾病。
物理失衡
人體就像一個強大的機器人,為了站立它必須抵抗重力、平衡肢體,才能穩健地向前行走。
我們可以坐在咖啡廳然後觀察走在路上的行人,就會發現每個人的步態都有其特點。有些人膝蓋會旋來旋去(膝不穩定)、有些人的膝蓋會使盡往後推(膝過伸)、有些人會重心偏向一邊等等。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須的動作,這些微不足道的動作小缺陷逐漸積累,漸漸就變成實際上的磨損。如果再加上不良的坐姿,就有可能不知不覺中產生疼痛。
三者的相互影響
這裡,我們簡單將這三個方面類比為電腦,以獲得更好的理解。
- 認知 → 訊息資料庫、中央處理單元(CPU)
-
我們從父母、學校、社會接收到的訊息,儲存在訊息資料庫(大多數是在潛意識、少數在顯意識)。通過每個人獨有的見解、解讀而採取行動。
- 化學 → 作業系統、軟體程式
-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體內系統分解我們吃進身體的食物,分解後重新合成身體所需的物質。就像我們對電腦輸入注音、而系統會自動轉換成文字並默認大小。
- 物理 → 硬碟、記憶體、鍵盤等硬體設備
-
我們走路的時候,需要骨骼來支撐和作為槓桿、肌肉和肌腱受到神經刺激產生主動活動、筋膜和關節囊等被動傳遞力量或緩衝或抑制。這些肉眼可見的元素就如同硬體設備,協同完成一項項任務。
可想而知如果你的電腦壞掉,必要從軟體、硬體以及兩者是否和諧工作的角度來找出問題。但維修身體和維修電腦最大的區別有兩點:「身體的補償功能很強大」、「身體有很大一部份別人無法幫你維修」
身體的補償功能強大
電腦如果出問題,我們會很快發現並且處理他。但身體出現問題時,會先用其他功能做出補償,直到最後不得已了才用疼痛等不舒服來提醒我們。所以已經產生疼痛的時候,我們就要非常警覺,而不是死撐著不去尋找解決方法。
身體有很大一部份別人無法幫你維修
維修電腦可以找專業技術人員幫我們處理到好。但維修身體時,有很大一部分是別人無法識別的,即「你過去所有的大小經歷」、「你對身體及健康的所有看法」、「你所有的飲食方式」、「你坐椅子的時間和這段時間中的坐姿」等等,這些訊息只有自己能提取,別人是無法完全獲知的。
本段小結論
所以對於疼痛來說,我們要先有整體觀,再檢視自己的過去、傾聽疼痛的變化等訊息,來看看哪個方面是我們主要失衡的地方、要尋求哪方面的協助。
腰痛的診斷
疼痛從本質來說是「生理問題」,因此為了先緩解疼痛,我們會先從「化學失衡」和「物理失衡」入手。如果疼痛只能緩解而不能根除,就需要進一步尋找「認知行為」的原因。
非特異性與特異性
首先我們會通過就醫進行問診、初步觸診、影像學檢查(主要是X光)並且判斷有無危險信號。詳細的腰痛診斷分類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 化學失衡:大部分特異性腰痛(腫瘤、感染、神經性病變)
- 物理失衡:少部分特異性腰痛(骨折、神經根壓迫)、幾乎所有的非特異性腰痛
由於特異性腰痛的診斷主要依賴於影像學、血液檢查等等,大家熟知的檢查方法。因此在這裡我將進一步分析「非特異性腰痛」的更多評估方法。
非特異性腰痛的評估
非特異性的物理評估可以分為兩類,即「被動評估與分析」和「主動評估與分析」。
被動評估與分析
觸診 & 表面地形圖觀察〔Palpation & Surface topography observation〕
當局部組織持續受到壓縮力或伸展力時,會在表面(通常是皮膚和筋膜)呈現某些特徵。可以通過用手按壓或眼睛觀察,察覺到這些信號,以作為綜合評估的參考。
- 過度緊繃
- 腰部的某些地方會出現皺褶,脊柱溝會很明顯。
- 過度鬆弛
- 脊柱溝不明顯,可能會直接看到或摸到椎骨。
被動運動範圍分析〔Analysis of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被動運動是由治療師對客戶執行的,用於檢查運動範圍和運動質量。他們測試關節的惰性結構。這些是除肌肉以外的組織,例如韌帶、筋膜、軟骨和神經。也應該使用被動動作來觀察終端感覺。這涉及當關節停止運動時,治療師通過他們的手感覺到的感覺。
運動範圍 | 終端感覺 |
---|---|
正常(全部範圍) • 硬的 • 柔軟的 • 彈性的〈易拉伸〉〔Elastic〕 | • 骨接著骨 • 肉(軟組織)對肉 • 伸展下的組織 |
異常(範圍受限) • 硬的 • 彈性的〈易恢復原狀〉〔Springy〕 • 空洞的 | • 完全阻滯,運動時常伴有關節摩擦(捻發音) • 運動過早停止,好像關節卡住了什麼東西 • 因患者的行為而過早停止運動 |
主動評估與分析
靜態姿勢分析〔Analysis of static posture〕
靜態分析通常採用日常姿勢或動作(如站立、彎腰、下蹲)。在放鬆的情況下進行二維攝影,並觀察身體節段的配列。進而分析軟組織的張力,以及關節的運動範圍。
- 站立姿勢
- (正面或背面)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耳垂的左右對齊。
- (側面)踝關節前部、膝關節、大轉子、肩峰、耳垂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 彎腰
- (正面或背面)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的左右對齊。
- (側面)脊柱各部位〈胸段、胸腰交界、腰段〉的屈曲狀態。
- (側面)膝蓋是否過度伸展
- 下蹲
- (正面或背面)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的左右對齊。
- (側面)脊柱各部位〈胸段、胸腰交界、腰段〉、髖關節、踝關節的屈曲狀態。
動態動作分析〔Analysis of dynamic motion〕
動態分析主要採用走路。將走路(不刻意的)錄製成影片,從中可獲得許多信息,其為綜合評估提供重要的線索。
- 動態中的身體對齊
- 局部關節的移動狀態
- 負重時(體重+重力)的力學
- 是否有異常的補償機制
- 軀幹的穩定性、四肢的可動性
主動運動範圍分析〔Analysis of active range of motion〕
主動運動範圍分析通常採用許多特定動作,來檢測單關節的可動性以及多關節的連動性。單關節的情況下,盡可能限制其相鄰關節的移動,觀察三維方向的移動。多關節的情況下,觀察關節間的節律(移動的先後順序和時間差)。
- 單關節
- (腰椎)以髖關節為軸心,將腰椎屈曲和伸展測試其可動性
- (髖關節)盡可能固定腰椎與膝蓋,將髖關節向前和向後推測試其可動性。
- (胸腰交界、胸椎)盡可能固定髖關節和腰椎下段,將胸腰交界和胸椎屈曲和伸展測試其可動性。
- 多關節
- 脊柱整體活動,如彎腰(屈曲)或伸懶腰(伸展),觀察關節間的節律。
本段小結
從上面可以看到非常多種「非特異性腰痛的物理評估」,如果有其他評估方法,我也會在未來進行補充。
通過這些詳細的診斷,可以從物理的角度找出每個人身體和動作的特點,這將為後續個體化康復方案的基礎。
隨著康復方案的進行,還需要根據身體、疼痛的變化再次進行評估,並調整矯正方案。不斷修正道路,以邁向無痛、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本文結論
本文我們首先探討了疼痛時需要考量的三個方面。接著是腰痛的診斷,最後是非特異性腰痛的物理評估。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請參考本部落格的「指南」版塊。我將持續撰寫相關文章,讓有緣的讀者能更了解腰痛的各方面知識。
大多數的腰痛屬於非特異性,了解相關的物理評估方法有許多好處:
- 了解自己的身體特點,使我們在生活中避免會刺激疼痛的動作和姿勢。
- 認識到人體工程學。我們無時無刻受到重力和體重的影響,錯誤的負重方式會造成身體局部的過度負荷,隨著時間推移產生各種症狀。
- 認識到疼痛物理方面的因果關係。如果潛意識的缺陷動作持續發生,即使我們採取了非常多努力,依舊沒辦法根除疼痛。
- 相信自己能回到無痛生活。當知道了因果關係,就能理解我們能使身體產生疼痛,也一定能使身體回歸無痛。只要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採取主動療法修正我們的動作或認知,並且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轉。
掌握了廣泛的知識,能讓我們不侷限在單一方法。放下一些陳舊的信念、感受身體的訊息,能指引我們邁向無痛生活!
感謝您閱讀完全文,希望您能有所收穫!如果您有什麼建議或是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喔!
更新紀錄
2022/07/15 發佈本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