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7> Axial Skeleton — 7.2 The Skull
索引傳送門:《解剖學和生理學2e》索引頁面
學習本節後,你將能夠:
- 列出並辨識腦殼〔brain case〕和面部的骨頭
- 定位顱骨的主要縫合線〔suture lines〕,並命名與每條縫合線相關的骨頭
- 定位並定義前、中、後顱窩〔cranial fossae〕、顳窩〔temporal fossa〕和顳下窩〔infratemporal fossa〕的邊界
- 定義鼻旁竇〔paranasal sinuses〕,並確定每個鼻旁竇的位置
- 命名構成眼眶壁〔walls of the orbit〕的骨頭,並辨識與眼眶相關的開孔〔openings〕
- 辨識形成鼻中隔〔nasal septum〕和鼻甲〔nasal conchae〕的骨頭和結構,並定位舌骨〔hyoid bone〕
- 辨識顱骨的開孔
前言
顱骨〔cranium (skull)〕是頭部的骨骼結構,支撐臉部並保護大腦。 它細分為面部骨頭〔facial bones〕和腦殼〔brain case〕,或稱為顱頂〔cranial vault〕(圖 7.3)。 面部骨頭位於臉部結構的下方,形成鼻腔,包圍眼球,並支撐上顎和下顎的牙齒。 圓形腦殼包圍並保護大腦,並容納中耳和內耳結構。
成人的顱骨由 22 塊單獨的骨頭組成,其中 21 塊是固定的,並結合成一個單元。 第 22 塊骨頭是下頜骨〔mandible〕(下顎〔lower jaw〕),它是顱骨中唯一可移動的骨頭。
顱骨的前視圖
前顱骨由面部骨頭組成,並且為眼睛和面部結構提供骨支撐。 這張顱骨的視圖主要是眼眶和鼻腔的開孔。 還可以看到上顎和下顎及其各自的牙齒(圖 7.4)。
眼眶〔orbit〕是容納眼球的骨窩,以及移動眼球或打開上眼瞼的肌肉。 前眼眶的上緣稱為眶上緣〔supraorbital margin〕。 位於眶上緣中點附近有一個小開孔,稱為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這提供了感覺神經到〝前額的皮膚〞的通道。 眼眶下方是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這是提供眼眶下方〝前面部的感覺神經〞的出現點。
在顱骨的鼻區內部,鼻腔〔nasal cavity〕被鼻中隔〔nasal septum〕分為兩半。 鼻中隔的上部由篩骨的垂直板〔perpendicular plate of the ethmoid bone〕形成,下部是犁骨〔vomer bone〕。 鼻腔的每一側呈三角形,下部空間寬闊,逐漸朝上變窄。 當從顱骨前面觀察鼻腔時,可以看到兩個骨板從每個側壁突出。 其中較大的是下鼻甲〔inferior nasal concha〕,是顱骨的獨立骨頭。 中鼻甲〔middle nasal concha〕位於下鼻甲的正上方,是篩骨的一部分。 第三塊骨板是上鼻甲〔superior nasal concha〕,也是篩骨的一部分。 它要小得多,而且看不見,位於中鼻甲上方。 上鼻甲位於垂直板(在上鼻腔中)的側面。
顱骨的側視圖
側顱骨的視圖主要由〝上方的大而圓形的腦殼〞和〝下方的上顎和下顎及其牙齒〞組成(圖 7.5)。 將這些區域分開的是稱為顴弓的骨橋〔bridge of bone〕。 顴弓〔zygomatic arch〕是顱骨側面的骨弓,從臉頰區域跨越到耳道上方。 它由兩個骨突〔bony processes〕的連接處形成:較短的前部分是〝顴骨的顳突〔temporal process of the zygomatic bone (the cheekbone)〕〞和較長的後部分是〝顳骨的顴突〔zygomatic process of the temporal bone〕(從顳骨向前延伸)〞。 因此,顳突(前面)和顴突(後面)連結在一起,就像吊橋的兩端一樣,形成顴弓。 在咬和咀嚼過程中將下頜骨〔mandible〕向上拉的主要肌肉之一來自顴弓。
在腦殼的側面,顴弓水平的上方,有一個淺的空間,稱為顳窩〔temporal fossa〕。 在〝顴弓水平的下方〞和〝下顎骨垂直部分的深處〞是另一個空間,稱為顳下窩〔infratemporal fossa〕。 顳窩和顳下窩都含有肌肉,咀嚼時作用於下頜骨。
腦殼的骨頭
腦殼容納並保護大腦。 幾乎完全被大腦佔據的內部空間稱為顱腔〔cranial cavity〕。 此腔的上部由〝顱骨的圓形頂部(稱為顱頂〔calvaria (skullcap)〕)〞以及〝顱骨的外側和後側〞界定。 形成腦殼頂部和側面的骨頭,通常被稱為顱骨的“扁平”骨頭。
腦殼的底部稱為顱底〔base of the skull〕。 這是一個複雜的區域,其深度各異,並且有許多供腦神經、血管和脊髓通過的開孔。 在顱骨內部,顱底被細分為三個大空間,稱為前顱窩〔anterior cranial fossa〕、中顱窩〔middle cranial fossa〕和後顱窩〔posterior cranial fossa〕(fossa = “溝〔trench〕或溝渠〔ditch〕”)(圖 7.6)。 從前到後,窩深度逐漸增加。 每個窩的形狀和深度對應於它所容納的大腦區域的形狀和大小。 顱窩(單數 = fossa)的邊界和開孔將在後面的部分中描述。
腦殼由八塊骨頭組成。 這些包括成對的頂骨和顳骨,以及不成對的額骨、枕骨、蝶骨和篩骨。
頂骨
頂骨〔parietal bone〕形成顱骨的上外側〔upper lateral side〕的大部分(見圖 7.5)。 這些是成對的骨頭,左右頂骨在頭骨頂部連接在一起。 每塊頂骨的前面也以額骨為界,下面以顳骨為界,後面以枕骨為界。
顳骨
顳骨〔temporal bone〕形成顱骨的下外側〔lower lateral side〕(見圖 7.5)。 一般認為,顳骨(temporal=“時間〔time〕”)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頭部(太陽穴〔temple〕)的這個區域是頭髮通常首先變白的地方,表示時間的流逝。
顳骨細分為幾個區域(圖 7.7)。 扁平的上部是顳骨的鱗部〔squamous portion〕。 在該區域下方並向前突出的是顳骨的顴突〔zygomatic process〕,形成顴弓的後部。 後面是顳骨的乳部〔mastoid portion〕。 從該區域向下突出的是一個巨大的突出物,即乳突〔mastoid process〕,它充當肌肉附著部位。 在耳垂後方的頭部一側可以輕易地感覺到乳突。 在顱骨的內部,每塊顳骨的岩部〔petrous portion〕在顱腔底部形成突出的、對角取向的岩脊〔petrous ridge〕。 位於每個岩脊〔petrous ridge〕內部的是容納中耳和內耳結構的小腔室。
顳骨的重要標誌,如圖 7.8 所示,包括下列內容:
- 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耳道〔ear canal〕)-這是顱骨側面與耳朵相關的大開孔。
- 內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此開孔位於顱腔內,岩脊〔petrous ridge〕的內側。 它連接到顳骨的中耳腔和內耳腔。
- 下頜窩〔Mandibular fossa〕-這是位於顱骨外基底部〔external base〕、外耳道前方的深橢圓形凹陷。 下頜骨〔mandible〕(下顎〔lower jaw〕)在該部位與顱骨連接,作為顳頜關節(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的一部分,允許下頜骨在張開嘴和閉嘴時運動。
- 關節結節〔Articular tubercle〕-位於下頜窩前方的光滑脊。 關節結和下頜窩都構成顳頜關節(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該關節提供顱骨的顳骨和下頜骨之間的運動。
- 莖突〔Styloid process〕-位於顱骨外基底部〔external base〕的下頜窩後方,有一個細長的、向下的骨突出物,稱為莖突〔styloid process〕,因其類似於尖筆〔stylus〕(鋼筆或書寫工具)而得名。 該結構可作為〝幾個小肌肉〞和〝支撐頸部舌骨的韌帶〞的附著部位。 (另請參見圖 7.7)
- 莖乳孔〔Stylomastoid foramen〕-這個小開孔位於莖突和乳突之間。 這是供應〝臉部肌肉的腦神經〞的出口點。
- 頸動脈管〔Carotid canal〕-頸動脈管是一條鋸齒狀隧道〔zig-zag shaped tunnel〕,為供應大腦的主要動脈之一提供穿過顱底的通道。 它的入口位於顱骨的外部基底〔outside base〕,莖突的前內側。 然後,該管〝在顱骨的骨基部內〞向前內側延伸,然後向上轉向其〝在中顱腔的底部、破裂孔〔foramen lacerum〕上方〞的出口。
額骨
額骨〔frontal bone〕是形成前額的單塊骨頭。 在其前中線,眉毛之間,有一個輕微凹陷的地方,稱為眉間〔glabella〕(見圖7.5)。 額骨也形成眼眶的眶上緣〔supraorbital margin〕。 靠近該邊緣的中部是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該開孔為感覺神經到前額提供通道。 額骨在每個眶上緣上方增厚,形成圓形眉脊〔brow ridges〕。 它們位於眉毛後面,個體大小各異,但男性通常較大。 在顱腔內,額骨向後延伸。 這個扁平區域形成了〝下方的眼眶頂部〞和〝上方的前顱腔底部〞(見圖 7.8b)。
枕骨
枕骨〔Occipital Bone〕是形成〝後顱骨〞和〝顱腔的後基底〞的單塊骨頭(圖 7.9;另參見圖 7.8)。 在其外部表面,後中線處,有一個小突起,稱為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用作後頸韌帶的附著部位。 此凸起兩側的橫向為一條上項線〔superior nuchal line〕(nuchal = “頸背〔nape〕” 或 “後頸〔posterior neck〕”)。 項線〔nuchal lines〕代表頸部肌肉附著在頭骨上最高的點,只有頭皮覆蓋這些線上方的顱骨。 在顱骨底部,枕骨包含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的大開孔,使脊髓在離開顱骨時可以通過。 枕骨大孔的兩側是橢圓形的枕骨髁〔occipital condyle〕。 這些髁與第一頸椎形成關節,從而將顱骨支撐在脊柱頂部。
蝶骨
蝶骨〔sphenoid bone〕是中央顱骨的一塊單一而複雜的骨頭(圖 7.10)。 它充當 “基石〔keystone〕” 骨頭,因為它與〝顱骨的幾乎所有其他骨頭〞相連。 蝶骨形成了中央顱骨底部的大部分(見圖 7.8),並且也橫向延伸以形成顱骨的側面(見圖 7.5)。 在顱腔內,蝶骨的左右小翼〔lesser wings〕類似飛鳥的翅膀,形成突出脊〔prominent ridge〕的邊緣,標誌著前顱窩和中顱窩之間的邊界。 蝶鞍〔sella turcica〕(“土耳其鞍〔Turkish saddle〕”)位於中顱窩的中線。 蝶骨的這個骨區域因其類似於奧斯曼土耳其人使用的馬鞍而得名,具有高背部和高前部。 蝶鞍底部的圓形凹陷是腦下垂體窩〔hypophyseal (pituitary) fossa〕,其容納了豌豆大小的腦下垂體腺體〔pituitary (hypophyseal) gland〕。 蝶骨的大翼〔greater wings〕從蝶鞍橫向延伸到兩側,形成中顱窩的前底部〔anterior floor〕。 大翼最好在側顱骨的外側被看到,它在顳骨鱗狀部分的前面形成一個矩形區域。
在顱骨的下部,蝶骨的每一半形成兩個薄的、垂直取向的骨板。 它們是內側翼板〔medial pterygoid plate〕和外側翼板〔lateral pterygoid plate〕(pterygoid = “翼形〔wing-shaped〕”)。 左右內側翼板形成鼻腔的後壁、側壁。 稍大的外側翼板作為咀嚼肌的附著部位,填補顳下空間並作用於下頜骨。
篩骨
篩骨〔ethmoid bone〕是一塊單一的中線骨,形成上鼻腔的頂部和側壁、鼻中隔的上部,並構成眼眶的內側壁(圖 7.11 和圖 7.12)。 在顱骨內部,篩骨也形成前顱腔底部的一部分(見圖 7.8b)。
在鼻腔內,篩骨的垂直板形成鼻中隔的上部。 篩骨也形成上鼻腔的側壁。 從每個側壁延伸的是上鼻甲〔superior nasal concha〕和中鼻甲〔middle nasal concha〕,它們是延伸到鼻腔中的薄而彎曲的突起(圖7.13)。
在顱腔中,篩骨在前顱窩底部的中線處形成一個小區域。 該區域也會形成鼻腔下方的狹窄頂部。 篩骨的這一部分由兩部分組成:雞嵴和篩板。 雞冠〔crista galli〕(“公雞的雞冠〔comb〕或羽冠〔crest〕”)是位於中線的一個向上的小骨突起。 它充當大腦覆蓋層之一的前附著點。 雞冠的兩側是篩板〔cribriform plates〕(cribrum = “篩子〔sieve〕”),這是一個小的扁平區域,有許多小開孔,稱為嗅孔〔olfactory foramina〕。 來自鼻腔嗅覺區域的小神經分支會穿過這些開孔進入大腦。
篩骨的外側部分位於眼眶和上鼻腔之間,從而形成鼻腔外側壁和眼眶內側壁的一部分。 篩骨的這一部分內部有幾個小的、充滿空氣的空間,它們是顱骨鼻旁竇系統〔paranasal sinus system〕的一部分。
顱骨的縫合
縫合〔suture〕是顱骨相鄰骨頭之間的不動關節〔immobile joint〕。 骨頭之間的狹窄間隙充滿了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將骨頭連接在一起。 位於腦殼骨頭之間的長縫線不是筆直的,而是沿著不規則的、緊密扭曲的路徑。 這些扭曲的線可以將相鄰的骨頭緊密地鎖在一起,從而增加頭骨的強度以保護大腦。
顱骨頂部看到的兩條縫線是冠狀縫和矢狀縫。 冠狀縫〔coronal suture〕在冠狀剖面內從一側延伸到另一側,穿過頭顱骨(見圖 7.5)。 它將額骨連接到左右頂骨。 矢狀縫〔sagittal suture〕從冠狀縫向後延伸,在矢狀面剖面中沿著顱骨頂部的中線延伸(見圖7.9)。 它將左右頂骨結合在一起。 在後顱骨上,矢狀縫會透過加入人字縫而終止。 人字縫〔lambdoid suture〕向下和向兩側延伸,遠離其與矢狀縫的交界處。 人字縫將枕骨與左右頂骨和顳骨連接起來。 這種縫合線因其倒“V”形狀而得名,類似於希臘字母 lambda (Λ) 的大寫字母版本。 鱗狀縫〔squamous suture〕位於顱骨外側。 它將顳骨的鱗狀部分與頂骨結合(見圖 7.5)。 四塊骨頭的交會處是翼點〔pterion〕,它是一個小的、大寫 H 形縫合線區域,將額骨、頂骨、顳骨的鱗狀部分和蝶骨大翼結合在一起。 它是頭骨最薄弱的部分。 翼點位於顴弓上方約兩手指寬度處,以及顴骨向上部分後方約一個拇指寬度處。
骨骼系統
頭部和腦外傷是立即死亡和失能的主要原因,出血和感染可能是其他併發症。 根據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2010) 的數據,在美國,大約 30% 的傷害相關死亡是由頭部受傷造成的。 大多數頭部受傷都與跌倒有關。 它們最常見於幼兒(0-4 歲)、青少年(15-19 歲)和老年人(65 歲以上)。 其他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最突出的是汽車和摩托車事故。
對顱骨腦殼部分的強烈打擊會導致骨折。 這些可能會導致顱骨內出血,進而導致腦部受傷。 最常見的是線性顱骨骨折〔linear skull fracture〕,骨折線從撞擊點呈現放射狀。 其他骨折類型包括粉碎性骨折〔comminuted fracture〕(骨頭在撞擊點破碎成幾塊)或凹陷性骨折〔depressed fracture〕(骨折的骨頭被向內推)。 在對衝(對擊)骨折〔contrecoup (counterblow) fracture〕中,撞擊點的骨頭沒有斷裂,而是在顱骨的另一側發生骨折。 顱底的枕骨骨折可以透過這種方式發生,產生基底骨折〔basilar fracture〕,進而損傷穿過頸動脈管的動脈。
對頭部側面的打擊可能會導致翼點骨折。 翼點〔pterion〕是一個重要的臨床標誌,因為緊鄰顱骨內側深處的翼點是一條動脈的主要分支,它供應顱骨並覆蓋大腦各層。 對這個區域的強烈打擊可能會導致翼點周圍的骨頭骨折。 如果下面的動脈受損,出血會導致大腦和顱骨內部之間形成血腫(血液聚集)。 當血液積聚時,會對大腦帶來壓力。 受傷後與血腫相關的症狀可能不會立即顯現出來,但如果不及時治療,血液積聚會對大腦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並可能在幾小時內導致死亡。
顱骨的臉部骨骼
顱骨的臉部骨骼形成上顎和下顎、鼻子、鼻腔和鼻中隔以及眼眶。 臉部骨骼包括 14 塊骨頭,其中 6 塊成對的骨頭和 2 塊不成對的骨頭。 成對的骨頭是上頜骨〔maxilla〕、顎骨〔palatine〕、顴骨〔zygomatic〕、鼻骨、淚骨和下鼻甲骨。 不成對的骨頭是犁骨〔vomer〕和下頜骨〔mandible〕。 雖然篩骨與腦殼骨一起分類,但篩骨也對鼻中隔以及鼻腔和眼眶壁有貢獻。
上頜骨
上頜骨〔maxillary bone〕,通常簡稱為上頜骨〔maxilla〕(複數 = maxillae),是共同形成上顎、大部分硬顎〔hard palate〕、眼眶內側底部和鼻子外側基部的一對骨之一。參見圖 7.4)。 上頜骨的彎曲下緣(形成上顎,並包含上部牙齒)是上頜骨的齒槽突〔alveolar process of the maxilla〕(圖 7.14)。 每顆牙齒都固定在一個稱為齒槽〔alveolus〕的深層槽〔deep socket〕中。 位於上頜骨前部(眼眶下方)是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這是支配鼻子、上唇和前臉頰的感覺神經的出口點。 在下顱骨上,可以看到每個上頜骨的顎突〔palatine process〕在中線連接在一起,形成硬顎的前四分之三(見圖 7.8a)。 硬顎〔hard palate〕是形成口腔頂部和鼻腔底部的骨板,將口腔和鼻腔分開。
顎骨
顎骨〔palatine bone〕是一對形狀不規則的骨頭之一,它們為鼻腔的側壁和每個眼眶的內壁貢獻了小區域。 每塊顎骨的最大區域是水平板〔horizontal plate〕。 左右顎骨的板在中線連接在一起,形成硬顎的後四分之一(見圖 7.8a)。 因此,在顱骨和硬顎的下視圖中可以最好地看到顎骨。
唇裂和顎裂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左右上顎骨在中線匯合形成上顎。 同時,這些骨頭上的肌肉和皮膚連接在一起形成上唇。 在口腔內,上頜骨的顎突〔palatine processes〕以及左右顎骨的水平板〔horizontal plates〕連接在一起形成硬顎〔hard palate〕。 如果這些發育過程出現錯誤,可能會導致唇裂〔cleft lip〕或顎裂〔cleft palate〕的出生缺陷。
唇裂是一種常見的發育缺陷,影響約 1:1000 的新生兒,其中大多數是男性。 這種缺陷涉及上唇的左右部分,部分或完全無法融合在一起,從而留下裂口(間隙)。
更嚴重的發育缺陷是顎裂,它會影響硬顎。 硬顎是將鼻腔與口腔分開的骨骼結構。 它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通過〝左右顎骨的水平板〞和〝上頜骨的顎突〞的中線融合而形成的。 顎裂影響約 1:2500 的新生兒,在女性中更為常見。 這是由於硬腭的兩半未能完全聚在一起並在中線融合,從而在它們之間留下了間隙。 此間隙允許鼻腔和口腔之間的連通。 在嚴重的情況下,骨間隙會延伸到上顎前部,其中上頜骨的齒槽突也無法在門牙上方正確地連接在一起。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唇裂。 由於口腔和鼻腔之間相通,顎裂使嬰兒很難產生哺乳所需的吸吮,使嬰兒面臨營養不良的風險。 需要進行手術修復來矯正顎裂缺陷。
顴骨
顴骨〔zygomatic bone〕也稱為顴骨〔cheekbone〕。 每對顴骨均形成〝眼眶側壁的大部分〞和〝前眶開孔的外側下緣〞(見圖 7.4)。 顴骨的短顳突〔temporal process〕向後突出,形成顴弓〔zygomatic arch〕的前部(見圖 7.5)。
鼻骨
鼻骨〔nasal bone〕是兩塊小骨頭之一,它們相互鉸接(連接)以形成鼻子的骨基〔bony base〕(鼻樑〔bridge〕)。 它們也支撐形成鼻子側壁的軟骨(見圖 7.11)。 這些是鼻子骨折時受損的骨頭。
淚骨
每塊淚骨〔lacrimal bone〕都是一塊小的長方形骨,形成眼眶的前內壁(見圖 7.4 和圖 7.5)。 淚骨的前部形成一個淺凹陷,稱為淚窩〔lacrimal fossa〕,由此向下延伸是鼻淚管〔nasolacrimal canal〕。 淚液〔lacrimal fluid〕(眼睛的眼淚)用於保持眼睛表面濕潤,從眼睛的內側角〔medial corner〕流入鼻淚管。 然後,該導管向下延伸,開口進入鼻腔(位於下鼻甲的後方)。 在鼻腔中,淚液通常會向後排出,但由於哭泣或眼睛刺激導致淚液流量增加,一些液體也會向前排出,導致流鼻水。
下鼻甲
左右下鼻甲〔inferior nasal conchae〕形成彎曲骨板,從下側壁伸入鼻腔空間(見圖7.13)。 下鼻甲是鼻甲中最大的,並且當觀察鼻腔的前開孔時可以很容易地看到。
犁骨
不成對的犁骨〔vomer bone〕(通常簡稱為犁骨〔vomer〕)呈三角形,並且形成鼻中隔的後下部(見圖 7.11)。 從後面觀察鼻腔的後部開孔時,犁骨最容易被看到(見圖 7.8a)。 在這個視圖中,犁骨形成了鼻中隔的整個高度。 觀察鼻腔的前部開孔時,也可以看到犁骨的一小部分。
下頜骨
下頜骨〔mandible〕形成下顎,是顱骨中唯一可移動的骨頭。 出生時,下頜骨由成對的左右骨組成,但這些骨在第一年融合在一起,形成成人顱骨的單一 U 形下頜骨。 下頜骨的每一側均由〝水平體〔horizontal body〕〞和〝後部垂直取向的下頜支〔ramus of the mandible〕〞組成(ramus = “分支〔branch〕”)。 下頜骨的外側邊緣(水平體和下頜支交會處)稱為下頜角〔angle of the mandible〕(圖 7.15)。
下頜骨兩側的支,有兩個向上的骨突起。 更靠前的突起是下頜骨的扁平冠突〔flattened coronoid process〕,它為咬合肌肉之一提供附著力。 後突起是下頜骨的髁突〔condylar process〕,其頂部是橢圓形的髁。 〝下頜骨髁突〞與〝下頜窩和顳骨的關節結節〞鉸接(連接)。 這些關節共同形成顳頜(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其允許張開和閉合嘴(見圖 7.5)。 位於冠突和髁突之間的寬U形曲線是下頜切跡〔mandibular notch〕。
下頜骨的重要標誌包括:
- 下頜骨的齒槽突〔Alveolar process of the mandible〕--這是下頜體的上緣,用來固定下排牙齒。
- 頦隆凸〔Mental protuberance〕-來自下頜骨前部下緣的向前突起,形成下巴(mental = “下巴〔chin〕”)。
- 頦孔〔Mental foramen〕-位於下頜骨前外側的兩側開孔,是支配下巴的感覺神經的出口部位。
- 下頷舌骨線〔Mylohyoid line〕-這條骨脊沿著下頷體的內側延伸(見圖7.11)。 形成口腔底部的肌肉附著在下頷骨兩側的下頷舌骨線上。
- 下頜孔〔Mandibular foramen〕-此開孔位於下頜枝〔ramus of the mandible〕的內側。 此開孔通往一條沿著下頜體長度延伸的隧道。 供應下排牙齒的感覺神經和血管進入下頜孔,然後沿著這個隧道運行。 因此,為了在牙科治療前的麻木下排牙齒,牙醫必須在感覺神經進入下頜孔之前,將麻醉劑注入口腔側壁。
- 小舌〔Lingula〕-這個小骨瓣因其形狀而得名(lingula = “小舌頭〔little tongue〕”)。 它位於下頜孔旁邊,支〔ramus〕的內側。 在張開嘴和閉嘴期間固定下頜的韌帶,從顱骨底部向下延伸並附著在小舌上。
眼眶
眼眶〔orbit〕是容納眼球的骨窩,包含移動眼球或打開上眼瞼的肌肉。 每個眼眶都是圓錐形的,後部區域狹窄,向〝大的前部開孔〞變寬。 為了幫助保護眼睛,前開孔的骨邊緣增厚,並且有些收縮。 兩個眼眶的內側壁彼此平行,但每個外側壁以 45° 角偏離中線。 這種發散提供了更大的橫向週邊視力〔lateral peripheral vision〕。
每個眼眶的壁包括七個顱骨的貢獻(圖 7.16)。 額骨形成頂部,顴骨形成側壁和側底部。 內底部主要由上頷骨形成,顎骨也有少量貢獻。 篩骨和淚骨構成內側壁的大部分,蝶骨形成後眼眶。
眼眶後頂點〔posterior apex〕是視管〔optic canal〕的開孔,允許視神經從視網膜進入大腦。 其外側是細長且形狀不規則的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它為〝供應眼球的動脈〞、〝感覺神經〞和〝供應參與眼球運動的肌肉的神經〞提供通道。
鼻中隔和鼻甲
鼻中隔〔nasal septum〕由骨頭和軟骨組成(圖 7.17;另參見圖 7.11)。 中隔〔septum〕的上部由篩骨的垂直板形成。 中隔的下部和後部由三角形犁骨形成。 在顱骨前視圖中,在鼻孔內很容易看到篩骨的垂直板,作為上鼻中隔,但只有一小部分犁骨可見,作為下鼻中隔。 當用顱骨的下視圖觀察後鼻腔時,可以更好地觀察犁骨,其中犁骨形成鼻中隔的整個高度。 前鼻中隔由鼻中隔軟骨〔septal cartilage〕形成,鼻中隔軟骨是一塊柔性板,填滿篩骨垂直板和犁骨之間的間隙。 該軟骨也向外延伸到鼻子中,將左右鼻孔分開。 在乾燥的顱骨中找不到間隔軟骨。
附著在鼻腔兩側側壁上的是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nasal conchae〕(單數 = concha),它們因其位置而命名(見圖 7.13)。 這些骨板在伸入鼻腔空間時會向下彎曲。 它們的作用是使進入的空氣產生漩渦,這有助於在空氣進入肺部脆弱的氣囊之前,對其進行加熱和保濕。 這也使得〝鼻腔內襯組織分泌的黏液〞能夠捕捉傳入的灰塵、花粉、細菌和病毒。 最大的鼻甲是下鼻甲,它是顱骨的獨立骨。 中鼻甲和最小的上鼻甲均由篩骨形成。 當觀察顱骨的前鼻孔時,只能看到下鼻甲和中鼻甲。 小小的上鼻甲很好地隱藏在中鼻甲的上方和後面。
顱窩
在顱骨內部,顱腔的底部細分為三個顱窩〔cranial fossae〕(空間),其深度從前到後逐漸增加(見圖 7.6、圖 7.8b 和圖 7.11)。 由於大腦佔據了這些區域,因此每個區域的形狀都與其所包含的大腦區域的形狀一致。 每個顱窩都有前邊界和後邊界,並在中線處被重要的骨結構或開孔分為右區域和左區域。
前顱窩
前顱窩是三個顱窩中最前面、最淺的。 它覆蓋眼眶並包含大腦的額葉。 在前面,前窩以額骨為界,額骨也構成了這個空間的大部分底部。 蝶骨的小翼形成突出的凸緣,標誌著前顱窩和中顱窩之間的邊界。 篩骨的一部分位於前顱窩底部的中線,由向上突出的雞冠〔crista galli〕和其兩側的篩板〔cribriform plates〕組成。
中顱窩
中顱窩較深,位於前顱窩的後方。 它從前面的蝶骨小翼延伸到後面的岩脊〔petrous ridges〕(顳骨的岩部)。 大的、對角定位的岩脊使中顱窩呈蝴蝶形狀,使其中線狹窄而橫向寬闊。 大腦的顳葉佔據這個窩。 中顱窩在中線被蝶鞍〔sella turcica〕(蝶骨的一部分)向上的骨突出分開。 中顱窩有幾個供血管和顱神經通過的開孔(見圖7.8)。
中顱窩的開孔如下:
- 視管〔Optic canal〕-此開孔位於蝶鞍的前外側角。 它提供視神經進入眼眶的通道。
- 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這個通往眼眶後部的大的、不規則的開孔位於〝中顱窩的前壁上〞、〝視管的外側〞以及〝蝶骨小翼的突出邊緣下方〞。 〝眼球和相關肌肉的神經〞以及〝前額的感覺神經〞穿過這個開孔。
- 圓孔〔Foramen rotundum〕-這個圓形開孔(rotundum = “圓形〔round〕”)位於中顱窩的底部,緊鄰眶上裂下方。 它是支配臉頰、鼻子和上排牙齒的主要感覺神經的出口點。
- 中顱窩的卵圓孔〔Foramen ovale of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在中顱窩的底部,這個大的橢圓形開口為主要感覺神經提供到側頭、面頰、下巴和下排牙齒的通道。
- 棘孔〔Foramen spinosum〕-這個小開孔位於卵圓孔的後外側,是供應大腦周圍覆蓋層的重要動脈的入口點。 此動脈的分支模式在顱骨內表面形成明顯可見的凹槽,並且這些凹槽可追溯到其在棘孔處的起源。
- 頸動脈管〔Carotid canal〕-這是一條鋸齒形的通道,通往大腦的主要動脈經由它進入顱骨。 頸動脈管的入口位於顱骨的下面〔inferior aspect〕,莖突〔styloid process〕的前內側(見圖 7.8a)。 從這裡開始,管〔the canal〕在顱骨的骨基部內向前內側〔anteromedially〕運行。 就在破裂孔〔foramen lacerum〕上方,頸動脈管通往中顱腔,靠近蝶鞍後外側基部。
- 破裂孔〔Foramen lacerum〕-這個不規則的開孔位於顱骨基部,緊鄰頸動脈管出口下方。 這個開孔是乾燥顱骨的產物,因為在生命中它完全被軟骨填滿。 顱骨上所有供神經或血管通過的開孔都有光滑的邊緣; lacerum(“參差不齊〔ragged〕” 或 “撕裂〔torn〕”)這個詞告訴我們,這個開孔的邊緣參差不齊,因此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通過它。
後顱窩
後顱窩是顱腔最後面、最深的部分。 它包含大腦的小腦。 後顱窩的前面以岩脊為界,而枕骨形成底部和後壁。 它在中線被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大孔〔great aperture〕”)分開,該孔為脊髓提供通道。
在後顱窩,位於岩脊的內壁是內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見圖7.11)。 這個開孔提供了〝來自內耳的聽覺和平衡器官的神經〞以及〝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經〞的通道。 位於枕骨大孔的前外側緣是舌下管〔hypoglossal canal〕。 它們出現在枕骨髁基底部的顱骨下面,並且為通往舌頭的重要神經提供通道。
緊鄰內耳道的是大的、形狀不規則的頸靜脈孔〔jugular foramen〕(見圖 7.8a)。 來自大腦的幾條腦神經通過這個開孔離開顱骨。 它也是所有離開大腦的靜脈回流血液〔venous return blood〕穿過顱底的出口點。 顱骨內輸送血液的靜脈結構,在後顱窩的內壁上形成大而彎曲的凹槽,終止於每個頸靜脈孔。
鼻旁竇
鼻旁竇〔paranasal sinuses〕是中空的、充滿空氣的空間,位於顱骨的某些骨頭內(圖 7.18)。 所有鼻竇均與鼻腔相通(paranasal = “鼻腔旁〔next to nasal cavity〕”),並襯有鼻黏膜。 它們可以減少骨質,從而減輕顱骨重量,並且還可以增加聲音的共鳴。 當你感冒或竇性鼻塞〔sinus congestion〕時,第二個特徵最為明顯。 這些會導致黏膜腫脹和產生過多的黏液,從而阻塞鼻竇和鼻腔之間的狹窄通道,導致你的聲音聽起來與自己和他人不同。 這種阻塞也會使鼻竇充滿液體,所產生的壓力會產生疼痛和不適。
鼻旁竇以各自佔據的顱骨命名。 額竇〔frontal sinus〕位於眉毛正上方、在額骨內(見圖 7.17)。 此不規則空間可以在中線分成雙側空間,或者這些可以融合成單一竇空間〔single sinus space〕。 額竇是鼻旁竇的最前面。 最大的竇是上頜竇〔maxillary sinus〕。 它們成對位於左右上頜骨內,佔據眼眶正下方的區域。 鼻竇感染〔sinus infections〕最常涉及上頜竇。 由於它們與鼻腔的連接位於內側壁的高處,因此很難排出。 蝶竇〔sphenoid sinus〕是一個單一的、中線的竇。 它位於蝶骨體內、位於蝶鞍的前下方,因此使其成為鼻旁竇的最後部分。 篩骨的側面包含多個〝由非常薄的骨壁分隔〞的小空間。 這些空間中的每一個都稱為篩骨氣室〔ethmoid air cell〕。 它們位於篩骨的兩側,上鼻腔和內側眼眶之間,就在上鼻甲的後方。
舌骨
舌骨〔hyoid bone〕是一個獨立的骨骼,不會與任何其他骨頭接觸,因此不是顱骨的一部分(圖 7.19)。 它是一塊小 U 形骨,位於上頸部、靠近下頜骨水平,而“U”的尖端指向後方。 舌骨是上方舌頭的基底部,並且下方與喉部〔larynx〕相連、後方與咽部〔pharynx〕相連。 舌骨〝由一系列從上方或下方附著的小肌肉〞使舌骨保持在適當位置。 這些肌肉的作用是使舌骨向上/向下或向前/向後移動。 吞嚥和說話時,舌骨的運動與舌頭、喉部和咽部的運動協調。
更新紀錄
2023/11/03 發佈本文
評論
評論列表 (3)
您好,可以讓我分享這篇文章嗎?我會註明出處!感謝。
沒問題!歡迎轉發
本部落格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CC BY-NC-SA 4.0 DEED)
謝謝您
我會標示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