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3> The Cellular Level of Organization — Key Terms
索引傳送門:《解剖學和生理學2e》索引頁面
- 主動運輸〔active transport〕
-
需要輸入細胞能量的跨細胞膜運輸形式
- 兩親性的〔amphipathic〕
-
描述了一種分子,其兩端之間表現出極性差異,從而導致水溶性差異
- 後期(細胞分裂)〔anaphase〕
-
有絲分裂〔mitosis〕(和減數分裂〔meiosis〕)的第三階段,在此期間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成分裂細胞的兩個新核區域
- 反密碼子〔anticodon〕
-
tRNA 分子上三個核苷酸的連續序列,與 mRNA 分子上的特定密碼子互補
- 自溶〔autolysis〕
-
透過自身的酵素作用分解細胞
- 自噬〔autophagy〕
-
細胞自身成分的溶酶體〔lysosomal〕分解
- 細胞週期〔cell cycle〕
-
單細胞的生命週期,從誕生到分裂成兩個新的子細胞
- 細胞膜〔cell membrane〕
-
圍繞著所有動物細胞的膜,由散佈有各種分子的脂質雙層組成; 又稱質膜〔plasma membrane〕
- 中心粒〔centriole〕
-
小的、自我複製的細胞器,為微管生長〔microtubule growth〕提供起點,並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移動 DNA
- 中節〔centromere〕
-
兩個姊妹染色單體的附著區域
- 中心體〔centrosome〕
-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有機化(組織)微管〔organizes microtubules〕的細胞結構
-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
跨膜蛋白〔membrane-spanning protein〕,具有允許一種或多種物質通過的內孔〔inner pore〕
- 檢查點〔checkpoint〕
-
細胞週期中的進展點〔progress point〕,在此期間必須滿足某些條件才能使細胞進入後續階段
- 染色質〔chromatin〕
-
由 DNA 和相關蛋白質組成的物質
- 染色體〔chromosome〕
-
染色質的濃縮版本
- 纖毛〔cilia〕
-
某些細胞上由微管形成的小附屬物,經過修飾以適應物質在細胞表面的移動
- 卵裂溝〔cleavage furrow〕
-
胞質分裂過程中,細胞周圍形成的收縮環,將細胞擠壓成兩半
- 密碼子〔codon〕
-
mRNA 分子上三個核苷酸的連續序列,對應於特定的胺基酸
- 濃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
-
兩個區域之間物質的濃度差異
- 細胞週期蛋白〔cyclin〕
-
在細胞週期進展中,發揮作用的一組蛋白質之一
- 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 (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
-
與細胞週期蛋白相關的一組酶之一,幫助它們發揮其功能
- 細胞質分裂〔cytokinesis〕
-
細胞分裂的最後階段,細胞質分裂形成兩個獨立的子細胞
- 細胞質〔cytoplasm〕
-
細胞膜和細胞核之間的內部物質,主要由稱為胞質液〔cytosol〕的水基液體組成,其中包含所有其他細胞器和細胞溶質〔cellular solute〕和懸浮物質
- 細胞骨架〔cytoskeleton〕
-
細胞的「骨架」; 由棒狀蛋白質形成,可支持細胞形狀並提供運動能力等功能
- 胞質液〔cytosol〕
-
細胞質的透明半流體介質,主要由水組成
- 擴散〔diffusion〕
-
物質從濃度較高的區域移動到濃度較低的區域
- 二倍體〔diploid〕
-
一種存在遺傳物質的雙重互補特性(兩套染色體,一套來自兩個父母中的每一個)的狀態
-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
在 DNA 複製過程中,向不斷增長的 DNA 股〔strand〕添加新核苷酸的酶
- DNA複製〔DNA replication〕
-
複製 DNA 分子的過程
- 複製DNA分子的過程〔electrical gradient〕
-
兩個區域之間的電荷(電位)差異
- 內吞作用〔endocytosis〕
-
透過形成膜結合囊泡〔membrane-bound vesicle〕將物質輸入細胞
- 內質網(ER)〔endoplasmic reticulum〕
-
由相互連接的膜結合小管〔membrane-bound tubules〕組成的細胞器,可能與核醣體相關,也可能不相關(分別為粗糙型或光滑型)
- 胞吐作用〔exocytosis〕
-
透過形成膜結合囊泡〔membrane-bound vesicle〕將物質輸出到細胞外
- 外顯子〔exon〕
-
剪接後保留的 mRNA 分子編碼區之一
- 細胞外液(ECF)〔extracellular fluid〕
-
細胞外部的液體; 包括間質液〔interstitial fluid〕、血漿和體內其他儲存庫中的液體
- 促進擴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
物質借助膜蛋白的擴散
- 鞭毛〔flagellum〕
-
由微管形成的某些細胞的附屬物,並經過修飾以適應運動
- G0期〔G0 phase〕
-
細胞週期的階段,通常從G1期進入; 其特徵是細胞不會進入 DNA 合成階段的長期或永久時期
- G1期〔G1 phase〕
-
細胞週期的第一階段,新細胞誕生後
- G2期〔G2 phase〕
-
細胞週期的第三階段,DNA 合成階段後
- 基因〔gene〕
-
DNA 的功能長度,提供建構蛋白質所需的遺傳信息
- 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
-
主動解釋基因中編碼的信息,以產生功能性基因產物
- 基因組〔genome〕
-
有機體 DNA 的全部組成部分; 幾乎存在於每個細胞內
- 醣萼〔glycocalyx〕
-
圍繞細胞膜的糖分子塗層
- 糖蛋白〔glycoprotein〕
-
附著有一種或多種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質
- 高基氏體〔Golgi apparatus〕
-
由一系列扁平的膜結合囊〔membrane-bound sacs〕形成的細胞器,具有蛋白質修飾、標記、包裝和運輸的功能
- 解旋酶〔helicase〕
-
在 DNA 複製過程中,發揮分離雙螺旋兩條 DNA 鏈作用的酶
- 組織蛋白〔histone〕
-
與細胞核中的 DNA 結合形成染色質的蛋白質家族
- 同源的〔homologous〕
-
描述同一條染色體的兩個拷貝(不相同),每個拷貝都遺傳自父母
- 親水性的〔hydrophilic〕
-
描述一種被水吸引的物質或結構
- 疏水性的〔hydrophobic〕
-
描述一種被水排斥的物質或結構
- 高張性的〔hypertonic〕
-
描述溶液濃度高於參考濃度
- 低張性的〔hypotonic〕
-
描述溶液濃度低於參考濃度
-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
跨越脂雙層整個寬度的膜相關蛋白
- 中間絲〔intermediate filament〕
-
由角蛋白〔keratin〕組成的細胞骨架絲類型,具有中等厚度,在抵抗細胞張力方面發揮作用
- 間期〔interphase〕
-
細胞的整個生命週期,不包括有絲分裂
- 間質液 (IF)〔interstitial fluid〕
-
細胞之間的小空間,不包含在血管內的液體
- 細胞內液(ICF)〔intracellular fluid〕
-
細胞質〔cytosol of cells〕中的液體
- 內含子〔intron〕
-
前 mRNA 轉錄物的非編碼區,可能在剪接過程中被移除
- 等張性的〔isotonic〕
-
描述與參考濃度相同的溶液濃度
- 著絲點〔kinetochore〕
-
中節〔centromere〕區域,微管附著在一對姊妹染色單體上
- 配體〔interphase〕
-
與特定受體分子特異性結合的分子
- 溶酶體〔lysosome〕
-
源自高基式體並含有消化酵素的膜結合細胞器〔membrane-bound cellular organelle〕
- 信使核糖核酸 (mRNA)〔messenger RNA 〕
-
核苷酸分子,作為 DNA 和蛋白質之間遺傳密碼的中間體
- 中期〔interphase〕
-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第二階段,其特徵是姐妹染色單體在細胞中心線性排列
- 中期板〔metaphase plate〕
-
細胞中心姐妹染色單體的線性排列,發生在中期
- 微絲〔microfilament〕
-
最細的細胞骨架絲,由肌動蛋白亞基〔actin subunits〕組成,具有肌肉收縮和細胞結構支持的功能
- 微管〔microtubule〕
-
最粗的細胞骨架絲,由微管蛋白亞基〔tubulin subunits〕組成,在細胞運動和結構支持中發揮作用
- 粒線體〔mitochondrion〕
-
由雙脂雙層結合的細胞器之一,主要功能是產生細胞能量 (ATP)
- 有絲分裂〔mitosis〕
-
遺傳物質的分裂,在此期間細胞核分解並形成兩個新的、功能齊全的細胞核
- 有絲分裂期〔mitotic phase〕
-
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週期階段
- 有絲分裂紡錘體〔mitotic spindle〕
-
源自中心粒的微管網絡,在有絲分裂期間排列和拉開染色體
- 多能的〔multipotent〕
-
描述能夠分化為給定細胞譜系或少量譜系內不同類型細胞的條件,例如紅血球或白血球
- 突變〔mutation〕
-
細胞 DNA 內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發生變化
- 核膜(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
-
包圍細胞核的膜; 由雙脂質雙層〔double lipid-bilayer〕組成
- 核孔〔nuclear pore〕
-
分佈在核膜各處的小蛋白質排列開口之一
- 核仁〔nucleolus〕
-
細胞核中負責核醣體合成的小區域
- 核小體〔nucleosome〕
-
由包裹組蛋白的 DNA 鏈組成的染色質單位
- 核〔nucleus〕
-
細胞的中央細胞器; 含有細胞的DNA
- 寡能〔oligopotent〕
-
描述比多能性更特化的狀況; 能夠分化成幾種可能的細胞類型之一的條件
- 細胞器〔organelle〕
-
細胞中幾種不同類型的膜封閉特化結構〔membrane-enclosed specialized structures〕中的任何一種,為細胞執行特定功能
- 滲透作用〔osmosis〕
-
水分子沿著選擇性滲透膜〔selectively permeable membrane〕的濃度梯度擴散
- 被動傳輸〔passive transport〕
-
不需要細胞能量輸入的跨細胞膜運輸形式
- 週邊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
膜相關蛋白,不跨越脂雙層的寬度,但外圍附著於整合蛋白、膜脂或膜的其他成分
- 過氧化物酶體〔peroxisome〕
-
膜結合細胞器〔membrane-bound organelle〕,含有主要負責解毒有害物質的酶
-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
大顆粒的胞吞作用〔endocytosis〕
- 胞飲作用〔pinocytosis〕
-
液體的胞吞作用〔endocytosis〕
- 萬能性〔pluripotent〕
-
描述能夠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的條件
- 多勝肽〔polypeptide〕
-
由肽鍵連接的胺基酸鏈
- 多核糖體〔polyribosome〕
-
多個核醣體同時翻譯單一 mRNA 轉錄物
- 啟動子〔promoter〕
-
從基因內的該位點開始,發出轉錄開始訊號的 DNA 區域
- 前期〔prophase〕
-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第一階段,其特徵是核膜破裂和染色質凝縮形成染色體
- 蛋白質體〔proteome〕
-
細胞產生的完整蛋白質(由細胞的特定基因表現決定)
- 活性氧類 (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一組極具反應性的過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可能會導致細胞損傷
- 受體〔receptor〕
-
含有另一個特定分子(稱為配體〔ligand〕)的結合位點的蛋白質分子
- 受體介導的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
附著在膜結合受體〔membrane-bound receptors〕上的配體的胞吞作用
- 核醣體RNA (rRNA)〔ribosomal RNA〕
-
組成核醣體亞基的 RNA
- 核醣體〔ribosome〕
-
參與蛋白質合成的細胞器
-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
解開 DNA,然後將新核苷酸添加到不斷增長的 RNA 鏈中以進行蛋白質合成轉錄階段的酶
- S期〔S phase〕
-
DNA複製發生的細胞週期階段
- 選擇通透性〔selective permeability〕
-
允許某些物質通過但排除其他物質的任何屏障的特徵
- 姊妹染色單體〔sister chromatid〕
-
DNA複製過程中,形成的一對相同染色體中的一個
- 鈉鉀幫補〔sodium-potassium pump〕
-
(還有 Na+/K+ ATP 酶)膜嵌入蛋白幫補,利用 ATP 將 Na+ 移出細胞,將 K+ 移入細胞
- 體細胞〔somatic cell〕
-
除配子細胞外的身體所有細胞
- 剪接體〔spliceosome〕
-
用於剪接前 mRNA 轉錄物〔pre-mRNA transcript〕內含子的酶複合物
- 剪接〔splicing〕
-
通過去除某些區域(通常是非編碼區域)來修飾前 mRNA 轉錄物〔pre-mRNA transcript〕的過程
- 幹細胞〔stem cell〕
-
〝具有產生額外幹細胞而不是進一步特化的能力〞的寡能、多能或萬能細胞
- 末期〔telophase〕
-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最後階段,細胞質分裂〔cytokinesis〕之前,其特徵是形成兩個新的子核
- 全能的〔totipotent〕
-
具有分化成體內任何類型細胞和器官能力的胚胎細胞
- 轉錄〔transcription〕
-
產生與特定 DNA 基因互補的 mRNA 分子的過程
- 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
調控基因轉錄的蛋白質之一
- 轉移RNA(tRNA)〔transfer RNA〕
-
用於將胺基酸帶到不斷生長的多肽鏈上,並將它們正確地放置到序列中的 RNA 分子
- 翻譯〔translation〕
-
從 mRNA 轉錄物的核苷酸序列代碼產生蛋白質的過程
- 三重體〔triplet〕
-
DNA 分子上三個核苷酸的連續序列,當轉錄成 mRNA 密碼子時,對應於特定的胺基酸
- 單能的〔unipotent〕
-
描述了致力於單一特化細胞類型的條件
- 囊泡〔vesicle〕
-
包含細胞內部或外部材料的膜結合結構〔membrane-bound structure〕
更新紀錄
2023/09/27 發佈本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