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Psych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2> Psychological Research — 2.1 Why Is Research Important?
索引傳送門:《心理學2e》索引頁面
學習本章後,你將能夠:
- 解釋科學研究如何解決有關行為的問題
- 討論科學研究如何指導公共政策
- 認識科學研究對個人決策的重要性
前言
科學研究是成功駕馭複雜世界的關鍵工具。 沒有它,我們將被迫只依靠直覺、他人的權威和盲目的運氣。 雖然我們中的許多人對〝自己解讀周圍世界並與之互動〞的能力充滿信心,但歷史上充滿了這樣的例子:當我們未能認識到支持主張的證據的必要性時,我們可能會犯下多麼嚴重的錯誤。 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我們都確信太陽繞著平坦的地球旋轉、地球的大陸沒有移動、精神疾病是由附身引起的(圖2.2)。 透過系統性的科學研究,我們才能擺脫先入為主的觀念和迷信,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世界。
所有科學家的目標都是更了解周遭的世界。 心理學家將注意力集中在〝理解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的認知(心理)和生理(身體)過程〞。 與人們用來理解他人行為的其他方法(例如直覺和個人經驗)相比,科學研究的標誌是有證據來支持主張。 科學知識是實證性的〔empirical〕:它以客觀、有形的證據為基礎,無論誰在觀察,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到這些證據。
雖然行為是可以觀察到的,但心智卻是不可觀察的。 如果有人哭泣,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行為。 然而,該行為的原因更難以確定。 這個人哭是因為悲傷、痛苦還是高興? 有時,我們可以透過簡單地問一個問題來了解某人行為的原因,例如“你為什麼哭?”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個人要麼感到不舒服,要麼不願意誠實地回答問題,或是無法回答。 例如,嬰兒無法解釋他們為什麼哭。 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學家必須創造性地尋找方法,以更好地理解行為。 本章探討科學知識是如何產生的,以及這些知識對於我們個人生活和公共領域的決策的重要性。
研究信息的使用
試圖確定〝哪些理論被科學界接受〞、〝哪些不被科學界接受〞可能很困難,尤其是在心理學這樣廣泛的研究領域。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信息,對任何特定研究主題進行簡單的網路搜索可能會導致許多相互矛盾的研究。 在這些情況下,我們見證了科學界正在經歷共識的過程,而且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達成共識。 例如,我們對科技的使用呈爆炸性增長,這讓研究人員質疑這最終是否會幫助或阻礙我們。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技在教育環境中的使用和實施已經變得普遍。 研究人員對科技的使用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為了說明這一點,一項針對外科住院醫生(外科培訓研究生)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的研究發現,使用該應用程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並提高考試成績(Shaw & Tan,2015)。 相反,另一項研究發現,本科生群體使用科技會對睡眠、溝通和時間管理技能產生負面影響(Massimini & Peterson,2009)。 在進行足夠的研究之前,對於科技對學生獲取知識、學習技能和心理健康的影響,人們不會達成明確的共識。
同時,我們應該以某種程度的健康懷疑態度,努力批判性地思考我們所遇到的訊息。 當某人提出主張時,我們應該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檢視該主張:〝提出主張的人的專業知識是什麼〞、〝如果主張有效,他們可能會得到什麼〞、〝鑑於證據,該主張是否合理〞,以及〝其他研究人員對該主張持何種看法〞? 當我們考慮廣告活動和網路上有多少資訊聲稱基於「科學證據」時,這一點尤其重要,而實際上這只是少數試圖銷售產品或引起人們注意的個人信念或觀點。
我們應該告知消費者我們所獲得的信息,因為基於這些資訊的決策會產生重大後果。 這樣的後果之一可以在政治和公共政策中看到。 想像一下,你被選為所在州的州長。 你的職責之一是〝管理國家預算〞並〝確定如何最好地花費選民的稅金〞。 身為新州長,你需要決定是否繼續資助早期干預計畫。 這些計劃旨在幫助來自低收入背景、有特殊需求或面臨其他不利條件的兒童。 這些計劃可能涉及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兒童的發展,並使他們在學校和以後的生活中獲得最佳的成功水平(Blann,2005)。 雖然此類計劃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在向這些計劃投入額外資金之前,你需要確保它們也被證明是有效的。 幸運的是,心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對此類計劃進行了大量研究,總的來說,這些計劃被證明是有效的(Neil & Christensen, 2009; Peters-Scheffer, Didden, Korzilius, & Sturmey, 2011 )。 雖然並非所有計劃都同樣有效,並且許多此類計劃的短期效果更為明顯,但有理由相信其中許多計劃為參與者帶來了長期利益(Barnett,2011)。 如果你致力於成為納稅人資金的好管家,你會想要看看研究。 哪些計劃最有效? 這些計劃的哪些特點使其有效? 哪些計劃可以促進最佳結果? 檢查完研究後,你最有能力決定要資助哪些計畫。
最終,不僅是政治家可以從利用研究指導決策中受益。 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決定時,可能會不時地進行研究。 想像一下,你剛發現你妹妹 Maria 的孩子 Umberto 最近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 有許多治療自閉症的方法可以幫助減少自閉症對個人的負面影響。 自閉症治療的一些例子包括應用行為分析(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社會互動小組、社交技能小組、職業治療,甚至藥物選擇。 如果 Maria 向你尋求建議或指導,你會怎麼做? 你可能想要回顧研究並了解每種治療的功效,以便為你的妹妹提供最好的建議。
最後,研究是造成事實和意見之間差異的原因。 事實〔Facts〕是可觀察到的現實,意見〔opinions〕是個人判斷、結論或態度,可能準確也可能不準確。 在科學界,事實只能透過實證研究所收集的證據來確定。
值得注意的研究人員
心理學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涉及來自不同背景的重要人物。 雖然介紹性章節討論了幾位對該學科做出重大貢獻的研究人員,但在考慮心理學如何透過他們的工作發展成為一門科學時,還有更多的人值得關注(圖 2.3)。 例如,瑪格麗特·弗洛伊·瓦什本〈Margaret Floy Washburn,1871-1939〉是第一位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女性。 她的研究重點是動物行為和認知(Margaret Floy Washburn, PhD, n.d.)。 瑪麗·卡爾金斯〈Mary Whiton Calkins,1863-1930 〉是一位傑出的第一代美國心理學家,她反對行為主義運動,對記憶進行了重要研究,並建立了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之一(Mary Whiton Calkins, n.d.)。
弗朗西斯·薩姆納〈Francis Sumner,1895-1954 〉是 1920 年第一位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人。他的論文聚焦於與精神分析相關的問題。 Sumner 也對種族偏見和教育正義有研究興趣。 Sumner是 霍華德大學心理學系的創始人之一,由於他的成就,他有時被稱為「黑人心理學之父」。 十三年後,伊內茲·貝弗利·普羅瑟〈Inez Beverly Prosser,1895-1934 〉成為第一位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女性。 Prosser 的研究強調了與種族隔離學校和融合學校的教育相關的問題,最終,她的工作對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最高法院的標誌性裁決非常有影響力,即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違憲(美國種族與健康系列:特色心理學家,n.d.)。
儘管心理學的科學根源首先出現在歐洲和美國,但沒多久,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和研究計畫。 例如,南美洲最早的一些實驗心理學實驗室是由霍雷肖·皮涅羅〈Horatio Piñero,1869-1919〉在阿根廷布 Buenos Aires 的兩個機構建立的(Godoy & Brussino,2010 )。 在印度,古納穆迪安·大衛·波阿斯〈Gunamudian David Boaz,1908-1965〉和納倫德拉·納特·森·古普塔〈Narendra Nath Sen Gupta,1889-1944)分別在 Madras 大學和 Calcutta 大學建立了第一個獨立的心理系。 這些發展為印度研究人員提供了在該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機會(Gunamudian David Boaz,n.d.;Narendra Nath Sen Gupta,n.d.)。
美國心理學會 (APA) 於 1892 年首次成立時,所有成員都是白人男性(Women and Minorities in Psychology, n.d.)。 然而,到 1905 年,瑪麗·惠頓·卡爾金斯 〈Mary Whiton Calkins〉當選為 APA 第一位女性主席,到 1946 年,近四分之一的美國心理學家是女性。 心理學成為美國歷史上黑人高等教育機構學生的熱門學位選擇,增加了後來成為心理學家的美國黑人人數。 鑑於美國發生的人口變化以及歷史上代表性不足的人群獲得高等教育機會的增加,我們有理由希望該領域的多樣性將越來越與更多的人口相匹配,並且未來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貢獻將更好地為各種背景的人們服務(Women and Minorities in Psychology, n.d.)。
科學研究的過程
科學知識是透過一個稱為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的過程來推進的。 基本上,想法(以理論和假設的形式)針對現實世界(以經驗觀察的形式)進行測試,而這些實證觀察〔empirical observations〕導致更多的想法,這些想法又被用來與現實世界進行測試,以此類推。 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過程是循環的。 循環推理的類型稱為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在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中,想法在現實世界中被測試; 在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中,現實世界的觀察會產生新的想法(圖 2.4)。 這些過程是密不可分的,就像吸氣和呼氣一樣,但不同的研究方法對演繹和歸納方面的重點不同。
在科學背景下,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始於概括〔generalization〕(一個假設〔hypothesis〕),然後用於得出關於現實世界的邏輯結論。 如果假設正確,那麼透過演繹推理得出的邏輯結論也應該是正確的。 演繹推論論證可能是這樣的:所有生物都需要能量才能生存(這將是你的假設)。 鴨子是生物。 因此,鴨子需要能量才能生存(邏輯結論)。 在這個例子中,假設是正確的; 因此,結論也是正確的。 然而,有時,不正確的假設可能會導致合乎邏輯但不正確的結論。 考慮一下這個論點:所有鴨子都具有天生的視覺能力。 Quackers 是一隻鴨子。 因此,Quackers 生來就有看見的能力。 科學家使用演繹推理來實證測試〔empirically test〕他們的假設。 回到鴨子的例子,研究人員可能會設計一項研究來測試這樣一個假設:如果所有生物都需要能量才能生存,那麼鴨子就會被發現需要能量才能生存。
演繹推理始於根據現實世界的觀察進行測試的概括; 然而,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歸納推理使用實證觀察〔empirical observations〕來建構廣泛的概括。 與演繹推理不同,歸納推理得出的結論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無論它們基於什麼觀察結果。 例如,你可能會注意到你最喜歡的水果——蘋果、香蕉和柳橙——都長在樹上; 因此,你假設所有的水果都必須長在樹上。 這將是歸納推理的一個例子,顯然,草莓、藍莓和奇異果的存在表明,這種概括是不正確的,儘管它是基於許多直接觀察。 科學家使用歸納推理來發展理論,進而產生用演繹推理進行測試的假設。 最後,科學涉及演繹和歸納過程。
例如,你將在下一節中閱讀的案例研究,非常注重實證觀察〔empirical observations〕。 因此,當研究人員收集大量觀察結果並在數據中尋找有趣的模式(新想法)時,案例研究與歸納過程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實驗研究非常強調演繹推理。
我們已經說過理論和假設都是想法,但它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呢? 理論是一套完善的想法,它對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了解釋。 理論不斷地與現實世界進行檢驗,但它們往往過於複雜,無法一次全部測試; 相反,研究人員提出假設來測試理論的特定方面。
假設〔hypothesis〕是關於世界行為的可測試預測,如果我們的想法正確,它通常被表述為“如果-那麼〔if-then〕”陳述(例如,如果我整晚學習,我將在考試中獲得及格分數)。 這個假設極為重要,因為它搭建了思想領域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橋樑。 隨著具體假設被測試,理論被修改和完善,以反映和納入這些測試的結果(圖 2.5)。
為了了解這個過程是如何運作的,讓我們考慮一個具體的理論以及可能從理論產生的假設。 正如你將在後面的章節中了解到的,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James-Lange theory〕斷言,情緒體驗〔emotional experience〕依賴於與情緒狀態〔emotional state〕相關的生理喚醒〔physiological arousal〕。 如果你走出家門,發現一條非常具有攻擊性的蛇在你家門口等著,你會心跳加速、胃部翻騰。 根據 James-Lange 理論,這些生理變化會導致你感到恐懼。 從這個理論可以得出的一個假設可能是,一個人如果沒有意識到〝看到蛇所引起的〞生理喚醒,就不會感到恐懼。
科學假設也是可證偽的〔falsifiable〕,或能夠被證明是不正確的。 回想介紹章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來解釋各種人類行為(圖 2.6)。 然而,對 Freud 理論的一個主要批評是,他的許多想法是不可證偽的。 例如,不可能想像實證觀察〔empirical observations〕會反駁 Freud 理論中所描述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這三個人格要素的存在。 儘管如此,Freud 的理論由於其對人格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歷史意義而在心理學入門教材中被廣泛教授,而這些仍然是所有現代治療形式的根源。
相較之下,James-Lange 理論確實產生了可證偽的假設,例如上面描述的那個。 有些脊椎遭受嚴重損傷的人無法感受到〝通常伴隨情緒體驗的〞身體變化。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確定〝能夠檢測到生理喚醒變化的個體〞和〝沒有能力檢測到這些變化〞的個體之間的情緒體驗有何不同」來檢驗這一假設。 事實上,這項研究已經進行,雖然被剝奪了生理喚醒意識〔awareness〕的人的情緒體驗可能不那麼強烈,但他們仍然會經歷情緒(Chwalisz、Diener 和 Gallagher,1988)。
科學研究對可證偽性的依賴,使其對所產生的信息具有極大的信心。 通常情況下,當信息被科學界接受時,它已經被反覆測試過。
更新紀錄
2023/09/26 發佈本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