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來到,持續撰寫文章中~

動作模式與疼痛

本篇文章由夜黎最後一次更新於2023年06月30日

目錄

動作的發展

從出生到爬行、站立、行走等(對抗重力)動作的過程中,人體經歷了一系列的動作控制發展。這涉及神經的成熟和中樞神經系統更高層次的發展(在大腦中段和大腦皮層)。

例如,尋根反射 [Rooting reflex] 、正支持反應 [Positive supporting reactions] 、張力迷路反射 [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等等。

複雜的相互作用

兒時動作發展過程與成人的日常動作,會與個人認知、動作任務和環境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使每個人形成獨特的動作模式。

例如,若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過早地使用學步車。這可能會使一些平衡的反射機制出現缺陷,對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逐漸單一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的獨特動作模式會使動作單一化。這使身體往容易活動的地方反覆活動。

例如,腳背緊(踝關節蹠屈困難)的人,會盡可能避免跪坐,因為這會讓他產生難受感。但如果漸進的擴展蹠屈活動度,漸漸就能跪坐而不會感到難受,反而會有放鬆的感覺。

無意識動作模式

若動作模式存在缺陷,會使某些局部軟組織出現反覆的機械性壓縮或牽拉,隨時間推遲而產生勞損。當身體的補償機制超過可承受的範圍,痠痛等症狀就會做為身體的警報而出現。

當疼痛反覆出現

我們很容易將這種動作模式缺陷而導致的疼痛歸因於某個事件,例如:跌倒等。所以如果疼痛反覆出現或已經形成慢性疼痛,我們需要意識到這個可能性,進而釋放組織所受到的壓縮力或牽拉力。

更新紀錄

2023/06/30 發佈本文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的話
點讚 後歡迎關注喔!

讓我們分享這篇文章吧!
  • Copied the URL !
  • Copied the URL !

本文作者

腰痛十餘年的普通人。
20歲走上自我療癒的道路。
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收集的訊息。

致力於將潛意識行為(心理)、認知行為(社會)、人體力學(生理)等等關聯起來,找出導致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我覺察進行身心療癒。

評論

去評論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