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來到,持續撰寫文章中~

腰痛的兩種觸發模式|靜態觀察、觸摸與動態測試

本文由夜黎原創,內容是基於10年多來腰痛的經歷和學習,想了解更多請參閱「關於夜黎」。由於本人非專業臨床從業者,請客觀參考本文,相關聲明請參閱「免責‧醫學聲明

本篇文章由夜黎最後一次更新於2022年12月29日

夜黎

同樣是腰部產生疼痛,但根據個人身體的特點,每個腰痛的人觸發疼痛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觀察、感覺疼痛中的線索,進而覺察到自己的疼痛觸發源,並為此制定矯正計畫。

注意!本篇文章專注於非特異性(功能性)腰痛。如果過您是腰痛患者,請先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特異性的可能。

在本文中將學習到:
  • 與腰椎相關的結構,包括椎骨、椎間盤、韌帶、肌肉/筋膜。
  • 通過結構了解「功能」和「何謂正常與異常」。
  • 通過全身鏡子靜態觀察腰部表面、觸摸表面來獲得線索。
  • 認識到腰痛的兩種觸發模式,即「過度鬆弛」和「過度僵硬」。
  • 通過小幅度的動態測試來覺察疼痛的變化。
目錄

背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一些物理評估的方式。

這些評估方法可以讓我們從一些身體表徵中覺察到異常。

本篇文章的目標是「介紹腰痛的兩種觸發模式」。從局部的角度去靜態觀察、觸摸和動態檢測,覺察到自己腰部的特點。

基本認識 — 結構與功能

在觀察與檢測之前,我們必須先簡單了解一下腰部的結構和功能,這將有助於後續的理解和操作。

腰椎椎骨

下圖為腰椎的骨骼形狀,這裡我們只需要有所了解,不需要刻意去記住專有名詞。

腰椎椎骨骨骼的圖示。圖片來源:amboss.com (Vertebral column)

相較於頸椎和胸椎,腰椎具有最大的椎體,用來支撐身體的重量。

接著讓我們來了解與腰椎相關的軟組織。

椎骨和椎間盤

椎骨和椎間盤的構造
纖維環和髓核

腰椎椎骨與椎骨之間有一個椎間盤,椎間盤是緩衝身體重量和重力的重要結構。

從椎間盤的結構來看,椎骨與椎骨需要相對穩定,避免反覆撕扯纖維環而造成椎間盤突出。

韌帶

韌帶連結骨與骨,其功能為加強關節的穩定性。這裡僅用矢狀斷面來介紹腰椎相關的韌帶。

從上圖可以看到幾條韌帶:

前縱韌帶位於椎體前面,防止脊柱過度伸展和椎間盤向前脫出。
前縱韌帶位於椎體後面,防止脊柱過度屈曲。
黃韌帶連結相鄰兩椎板,由彈性纖維構成,活體上呈黃色,防止脊柱過度屈曲。
棘間韌帶介於相鄰兩棘突之間。防止脊柱過度屈曲。
棘上韌帶連結棘突之間的縱行韌帶,其前方與棘間韌帶融合。防止脊柱過度屈曲。

肌肉和筋膜

這裡我們僅需要對肌肉和筋膜的結構有個大概的了解,而不需要了解每一塊與腰部相關的肌肉。

骨、肌腱、肌肉、筋膜的圖示。圖片來源:adelaideclub.com (WHAT IS FASCIA?)

筋膜就像橘子中的白色網狀絲,而肌肉是其中的果肉。

當肌肉受到神經刺激而收縮(或被拉長)時,筋膜的可動性很重要。

如果筋膜發生沾黏,這會使該區域的肌肉活動異常。這可能會產生代償,甚至產生疼痛。

結構與功能

上面我們概括了腰部的一些結構。而從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功能」以及「何謂正常與異常」。這裡就讓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吧!

從脊柱的「S曲線」來看:

S曲線能夠緩衝上半身重量和重力。因此S曲度過大或過小,會造成緩衝機制失衡,可能會使局部承受過大的壓力。尤其是在生理彎曲的轉換位置,例如:胸腰交界、腰骶交界。

從腰椎椎骨來看:

腰椎的椎體是脊柱中最大的,其主要負責承重,也因此腰椎需要相對穩定。

從椎間盤來看:

從局部來看,椎間盤是「緩衝椎骨與椎骨之間的壓力」;從整體來看,椎間盤是「緩衝身體的上半身重量和重力」。椎間盤與椎骨之間屬於『不動關節』,但椎間關節是屬於『微動關節』,因此椎骨與椎骨之間的相對運動屬於「可以活動,但不能過度活動」的情況。

從韌帶來看:

韌帶附著於骨和骨,主要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限制超出運動範圍的關節活動」。對腰椎來說,韌帶更多的是限制屈曲動作。

從肌肉和筋膜來看:

筋膜要具有可動性。神經刺激肌肉的模式要多元化,不能只做一個方向的反覆運動。

綜上所述,簡單來說就是「平衡」兩個字:

  • 腰椎曲線不能過大,但也不能過小
  • 腰椎椎骨之間要可以活動,但不能過度活動。

基本認識 — 脊柱的運動

脊柱的運動分為四種:屈曲、伸展、側屈、旋轉。

為了保護運行於脊柱的神經系統,矢狀面(側面)通常與疼痛最為密切相關。因此下面的內容主要針對「屈曲」和「伸展」兩個動作。

在這裡我們只需要理解這些名詞所代表的動作,以及相對應的椎骨活動。

靜態觀察與動態測試

靜態觀察

為了找出疼痛的觸發原因,我們不僅需要疼痛的引導,還需要使用身體的更多感官來協助我們收集訊息。這些感官包含「視覺」、「觸覺」、「動覺」。

首先,我們可以找一面全身鏡,用來觀察在放鬆狀情況下背部的表面型態。尤其是觀察產生疼痛的區域。

觀察我們的脊柱溝線條是柔和的?不明顯的?還是向內凹陷的?

並且我們用手輕輕觸摸疼痛的區域,能感覺到甚麼?能夠清楚摸到椎骨?還是摸到粗糙的表面?

通過上圖可以初步了解到,導致功能性腰痛的不良模式可以概括為兩種:

  1. 過度鬆弛(屈曲活動過度):胸腰部呈現圓潤狀,失去原有的腰椎前凸曲線。表面可能會看到棘突。
  2. 過度僵硬(屈曲活動不足):胸腰部呈現明顯下凹。腰部皮膚表面摸起來粗糙。

上面是靜態的視覺和觸覺觀察,接著我們可以用「小幅度的脊柱屈曲和伸展動作」來進一步佐證。

動態感覺

此處僅做知識的分享!如果您有腰痛症狀,具體測試請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

在動態中我們必須「放慢」動作,並且「小幅度」的活動。如此可以降低身體觸發補償機制,能更好的去感受局部的疼痛變化。

如果在靜態觀察中,懷疑自己屬於過度鬆弛(屈曲活動過度),可以嘗試伸展脊柱來感覺疼痛的變化。

慢且幅度小的伸展測試。(圖示為誇大幅度)

如果在靜態觀察中,懷疑自己屬於過度僵硬(屈曲活動不足),可以嘗試屈曲脊柱來感覺疼痛的變化。

慢且幅度小的屈曲測試。(圖示為誇大幅度)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簡單的為疼痛評分。例如:1~5分,1分為疼痛非常輕微,5分為疼痛非常劇烈。同時我們可以閉上眼睛,讓注意力更聚焦於疼痛的變化。

  • 開始測試之前。疼痛為多少分?
  • 測試的過程中,疼痛變為幾分?是更痛還是更舒服?
  • 同樣的動作小幅度反覆幾次後,停止下來。這時疼痛為幾分?是更痛還是更舒服?

尋找「變舒服」的感覺!!

雖然疼痛帶來不舒服,但它是讓我們尋找「舒服」的最好線索!

識別不同的模式

結合靜態觀察、觸摸和動態測試,我們可以覺察到自己腰部的狀態。

最後,我們整理一下兩種不同模式可能出現的線索。

過度鬆弛
過度僵硬
  • 表面觀察:無脊柱溝、圓潤
  • 觸摸:可能會摸到明顯的棘突
  • 小幅度屈曲:可能會加劇疼痛
  • 小幅度伸展:可能會緩解疼痛
  • 表面觀察:脊柱溝明顯、下凹
  • 觸摸:可能會摸到粗糙的皮膚
  • 小幅度屈曲:可能會緩解疼痛
  • 小幅度伸展:可能會加劇疼痛

這兩種模式需要不同的矯正方案,如果搞反了則可能會使疼痛持續存在。

因此我們要先認識到其中的差異!關於兩種模式的具體矯正思路,將在下一篇文章介紹。

結論

從本文中,我們把疼痛廣泛的分類為兩種模式,即「過度鬆弛」和「過度僵硬」。更具體地來說,為「屈曲活動過度」和「屈曲活動不足」。

這兩種模式的矯正方案完全不同,如果沒有認識到其中的差異,可能會在錯誤的方向上做努力。

我本人就經歷過這種情況。過去幾年中,我一直認為我的腰是太過鬆弛,為此我不斷的限制腰部的活動。但這卻使我的腰痛沒有好轉,反而持續加重。

由此可知,認知的侷限可能會阻礙我們痊癒之路。因此,回到「感覺」是有用的。它會給我們最真實的指引,而使我們找到方向。

「回歸自身的感覺」也是我腰痛多年來的真實體悟。

感謝您願意讀完本文!希望您能有所收穫!

更新紀錄

2022/12/29 發佈本文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的話
點讚 後歡迎關注夜黎喔!

分享這篇文章吧!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本文作者

腰痛十餘年的普通人。
20歲走上自我療癒的道路。
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收集的訊息。

致力於將潛意識行為(心理)、認知行為(社會)、人體力學(生理)等等關聯起來,找出導致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我覺察進行身心療癒。

評論

去評論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