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障礙的連續體概念
一般來說,疼痛不是“剛剛發生”的,而是Janda所說的“運動系統的功能病理學”的結果。 神經肌肉功能障礙在疼痛發作前就很明顯。 他說:
即使症狀很小,這種損傷在臨床上也是可識別的。 根據損傷的主要定位,例如〈相應節段的反射變化可能不足〉,或〈動作模式改變〉,〈疲勞的早期發作〉和〈在運動系統疲勞時更快地切換到更原始的運動模式〉等等。功能障礙會出現,但如果有其他刺激因素發揮作用,則會出現不適和疼痛。
當一個人用完補償時,就會產生疼痛。 它可以被認為是運動系統功能受損的主要和最常見的跡象。
直到最近,人們一直認為運動控制的變化是疼痛的結果。 在一篇出色的論文中,Van Diee¨n 等人分析了文獻,以確定下背痛如何影響軀幹伸肌的肌肉募集。 他們發現了模棱兩可的結果——有證據表明,如果背痛,肌肉活動會增加和減少。 他們將改變的活動解釋為一種適應性功能反應,以機械穩定脊柱並限制疼痛組織上的有害拉伸應力。 重要的是,他們承認,雖然受到干擾的運動控制不太可能具有適應性,但失去控制會導致適應性變化因患者和疾病的發展階段而異。
有一些證據表明先前存在的運動控制發生了變化。 當認識到功能障礙是預先存在的,並且對患者進行細分時,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獻中報導的許多結果。
Janda 對理解背痛的重要貢獻是控制能力的改變先於疼痛的發展。 當疼痛加劇時,神經肌肉功能會發生進一步變化。 就診於臨床醫生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神經肌肉骨骼功能障礙。 Van Diee¨n 等人重要地認識到,在研究方面,“不同受試者之間的變異〔between-subject variation〕可能是由於其下背部問題的發展階段不同而引起的差異”。
臨床醫生需要了解就診患者在功能障礙連續體中的哪個位置(下圖)。 了解正常和功能失調的運動控制的預期模式,以允許從業者選擇檢查與患者疾病階段相關的運動的適當組成部分,並能夠解釋結果。

讀後分享
功能性背痛(排除腫瘤等而導致的特異性背痛)與日常動作模式息息相關。
當我們在產生慢性疼痛之前,通常會先感覺到身體某區域緊繃或是間歇性痠痛。隨著身體的補償機制無法再進行補償,進而轉變為持續性的疼痛。正如以上所節錄的文字。
因此,症狀的早期就覺察到身體的訊息,並且意識到其與日常動作的關聯,就可以及早付諸行動,避免發展成慢性疼痛。
紀錄於2023/05/07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