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個人在求醫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迷思和陷阱。
- 迷失一:生病是化學失衡?物理失衡?心理失衡?
- 迷思二:被動治療與主動治療?
- 迷思三:疼痛是結構傷害?所以痛而不敢活動身體?
- 陷阱一:醫生緣?從業人員的知識束縛!
- 陷阱二:錯誤認知使疼痛持續存在
- 陷阱三:醫源性疼痛使疼痛持續存
撰文背景
找到真正導致腰痛的原因之前,我經歷了8年多的到處求醫和嘗試各種不同方法。在這段旅途中,我不斷重複著「喚起希望,最後卻得到失望」的過程,一路跌跌撞撞不知方向。
現在,我回望過去,我發現這其中藏了許多迷失和陷阱,使當時的我不斷地在死胡同裡打轉。好在,我強烈地渴望身體變好,驅使我不斷地去尋找方法、拓展對身體的認知,最終才找到適合我的疼痛根源和具體矯正方法。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覺得最重要的三個迷思和三個陷阱。在開始之前,我建議讀者能看完我的故事(連結在下方),這有助於對下面文字的理解。讓我們一起探討「邁向健康的迷思和陷阱」吧!
迷失一:生病是化學失衡?物理失衡?心理失衡?
我們之所以生病,很大程度是因為身體機能「失衡」。好比說,中醫裡有陰陽、五行的概念。同樣的,西醫中也有體內平衡一說。當然,我們身體中有很多系統,都可能因為失衡而導致症狀。但我們今天就三個大方向(即化學、物理、心理)來探討即可。
這個「失衡」是身體的化學失衡?物理失衡?還是心理失衡呢?從我的腰痛故事中可以知道,我的腰痛是來自於心理失衡和物理失衡的結合。而心理失衡更是導致我疼痛的驅動源。
大家想想如果我去吃藥(化學)能夠解決我的疼痛嗎?實際上,過去我吃藥(肌肉鬆弛劑、止痛藥、胃藥)的期間,吃藥對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好轉變化,反而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昏昏欲睡、全身無力。
因此釐清方向至關重要!如果持續走在不合適的道路上,最終我們是不能達到目的地的。
過去,大家對於「心理」這個詞的解釋,大多是指「心理活動」或「心理現象」。但隨著腦神經科學的發展,「心理」已經與「生理」的活動或現象密不可分。我們在思維或當下的反應中,大多數是在「潛意識」的狀態下運行的,我們大多時候都不會覺察到它們。但這些無意識過程卻往往導致化學性和物理性的失衡,並且這三個部分相互影響。在此處將「心理」概括為「認知行為(包含心理和社會層面)」。
接下來,我分別簡要介紹這三個面向。
認知行為
小時候,我們都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這些環境的刺激源一次次塑造我們大腦、神經的運作模式。就如同編寫程式語言一樣,這些「條件方程式」一遍遍寫入我們的神經和大腦。寫入次數越多的,連結越強;寫入次數越少的,連結越弱。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能「降低大腦的負荷」,但同時這些「生命早期所塑造的自動化模式」又會對我們的人生造成深遠的影響。
例如:父母覺得賺錢是困難的,常常將「錢要花在刀口上」、「不要亂買東西浪費錢」等匱乏的話掛在口中。而受到這種教育的我們,在成年時期可能就會對有關「金錢」的事件很敏感,並且可能對投資或是需要花費較多金錢時,本能性的採取保守的策略。
如以上例子,在生活中不勝枚舉,並且涉及了工作、人際等各個方面。所以「認知行為」既是心理層面的(個體),也是社會層面的(群眾)。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現狀,需要理解這一過程。因為從健康到生病的過程中,往往就是源自於這些「生命早期所形成的自動化模式」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將我們導向現狀。
化學失衡
身體的化學平衡,主要受到我們的飲食、情緒、壓力、外在刺激源等因素影響。這邊主要探討「飲食」。
因為「現代化的食物加工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等,使我們常常處於「飽了,但身體卻沒有飽」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太偏重某些食物的攝取,例如碳水化合物,雖然吃飽了卻沒有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
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如果每天吃炸雞會不會生病?想必大家都會得到相同答案。
下圖是一份較新的營養指南「我的餐盤」。我們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看看缺少了哪方面的食物攝取。
物理失衡
身體的物理平衡,主要受到「早期生活的環境」、「日常的行立坐臥」等影響。但在這邊不探討原因,主要討論物理失衡發生時,會怎麼表現在身體上。
當我們身體的物理失衡時,最直接的表現是在身體的「結構與姿勢」上。我們會發現一個人在自然站立時,身體的左右或是前後有所偏差。
其次是表現在「關節活動度」上。我們會發現一些動作的活動受到限制,無法流暢地做出普通人可以做出的動作。
我們的身體就如同一個張力整體模型,我們可以把上面的磚頭當成骨頭,而繩子則是軟組織。當我們身體歪斜,軟組織就會產生持續的被動張力,來維持身體穩定,這就就會使我們產生僵硬感或疼痛。
迷失二:被動治療與主動治療?
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尋求快速的解決方法,例如:吃藥、打針、推拿等等依靠他人或外力來處理症狀或疼痛。這在急性疼痛中,這些方法或許非常的管用。但在慢性疼痛中,這些方法卻僅能短暫的緩解症狀,難以根除症狀。
要釐清這點,必須先了解「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差異。急性疼痛的觸發原因通常是外力造成的,造成組織的發炎、錯位等。而慢性疼痛則是體內系統的失衡,長久累積下來而導致疼痛。
例如,我們長時間盯著筆記型電腦,同時脖子處於前探的狀態。為了使約 8 公斤的頭部不往前面掉,肩頸的筋膜就會產生被動張力來維持,又因為長期不做反向的運動,筋膜會失去水分使肌肉失去彈性。這種情況下,按摩推拿能夠短暫放鬆僵硬感,但是如果不去調整筋膜的張力,一段時間後,症狀就會又復發。
因此治療也可以分為兩種,分別為「被動治療」與「主動治療」。「被動治療」用來治療疼痛緩解症狀,適用於急性疼痛。「主動治療」用來解決和治療病因,適用於慢性疼痛、慢性病。
「被動療法」是通過外力或他人幫忙進行治療。例如常見的藥物、針灸、推拿正骨等等。
「主動療法」是患者本人必須參與到治療中。例如動作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等等。
迷思三:疼痛是結構傷害?所以痛而不敢活動身體?
當身體產生疼痛的時候,我們會本能性的避免活動受傷的部位。但這同樣要區分「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對於急性疼痛來說,該部位的疼痛代表了發炎或組織傷害,因此需要休息或避免活動來使之修復。但對於慢性疼痛,疼痛可能是該部位的血液瘀滯,而導致該部位腫脹,進而產生疼痛。所以,對於慢性疼痛來說,特製化的活動疼痛部位,反而能降低疼痛甚至解決疼痛。
知道「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差異後,我們更需要知道疼痛其實是「來自大腦的警報器」!
為什麼說「疼痛是來自大腦」,而不是來自局部的組織呢?
這是因為我們身體中的「大腦-神經-感受器」通路,雖然可能是從局部的感受器上接受到傷害,但主要判斷和發出疼痛信號的是大腦。這可以從兩個現象來解釋:
- 幻肢痛
-
從一些失去手臂的案例中發現到,他們有時會感受到「已不存在的手」的疼痛。因此可以說,這種疼痛是來自大腦,因為該疼痛區域的實際組織已不存在。
- 全身麻醉
-
一些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這時即使身體被劃開也不會感受到疼痛。這代表了局部組織雖然受到傷害,但大腦暫時關機而感受不到疼痛。
除此之外,疼痛的強度也會隨著感覺和情緒而有不同。例如:專心做一件事時,手不小心被割到,當下不會感覺到疼痛。而是離開專注的環境時,才會感到疼痛。
疼痛是我們身體最真實的指引!我們可以通過疼痛的變化來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就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吃藥對我的疼痛毫無變化,那我就需要換個治療方法,並且與身體對話,看哪種治療方法可以真實的緩解疼痛。
因此可以說「疼痛是大腦的警報器,指引我們找到火源」。為此,疼痛的思想和身體受限是邁向療癒的第一步!
陷阱一:醫生緣?從業人員的知識束縛!
深入專研一個領域的時候,就如同挖一口深井。在挖掘的時候可以增加深度,但同時視野也會變得越來越狹隘。醫療從業人員亦是如此。
以腰痛來說,骨科醫生主要想的是「如何用藥物、注射、手術等方法來解決」。物理治療師主要想的是「如何用手動療法和運動等方法來解決」。因此不同領域的從業人員對相同問題,思考方向上會存在非常的大差異。
看病看不好,長輩常會說是沒有醫生緣。但其實我們往往是找錯方向,在同一個地方打轉。所以在尋求醫療協助、嘗試治療方法時,我們也要就自身的情況和身體的反饋去調整。
陷阱二:錯誤認知使疼痛持續存在
在探討問題之前,不得不提到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巴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
根據下圖的編碼,對應以下文字說明:
- 當狗看到食物時,會流口水
- 當狗聽到鈴聲時,沒有反應
- 當狗同時聽到鈴聲和看到食物時,會流口水
- 當狗聽到鈴聲時,會流口水
這著實驗說明了一件事「當兩件毫不相關的事情同時出現,只要重複次數夠多,我們就會自動聯繫起來並且做出生理反應」。
這種現象很容易出現在療癒之旅中,它障礙了我們找到真正原因的道路。以下是我實際發生的例子。
我曾經有一段時期,以為自己的腰痛是「摔倒所倒置的」。那時我對醫生也是說「我的腰痛可能是因為摔倒」,醫生可能就此認為我是外傷而最終誤診。但如果看過我的故事就會知道,我根本不是因為摔倒而腰痛,而是從小無意識的收縮腰部而導致的慢性腰痛。
因此我們可能會「將疼痛歸因於某一事件」,即使這件事是毫無關聯的。這會倒置我們「不斷採取不合適的方法」,直到覺察到這一迷思。而將「腰痛」與「摔倒」聯繫起來的過程可以稱為「制約」或「編程」。
另外我們也可能將「疼痛本身」與某一事件做連結。例如說,我們在早期的某個時期,坐著的時候出現腰痛。當「腰痛」和「坐著」反覆產生連結(可能只是短時期發生),我們就可能產生「坐著會腰痛」的制約,進而避免坐著。
這會造成我們害怕去做某些動作,並且對身體存在不安全的感覺。
陷阱三:醫源性疼痛使疼痛持續
醫生或醫療從業人員的某些診斷或話語,可能會侷限住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並且產生實際的身體反應。這裡我們直接舉例來說明。
在腰痛的治療中,常常聽到「脊柱不穩定」這個詞。
當醫生或醫療從業人員說:「你的脊柱不穩定」。這時我們會用自己的認知去解讀字面上的意思,提醒自己要使脊柱保持穩定。
接著我們會付諸實際的生理行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去激活背部的肌肉來保持穩定。
隨後這樣的模式成為信念,在日常中反覆執行。這可能會超出完成任務的水平,使腰痛持續存在。最後,因為腰痛續存在,而強化「脊柱很脆弱、容易受傷」的想法。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可能是「不合適的」。例如:「脊柱不穩定」是誤診、解讀「脊柱不穩定」的方式錯誤、收縮的肌肉模式是錯誤的等等。這些都可能導致疼痛持續存在或陷入死循環。
結語
如果您耐心的看到這邊,希望以上的內容能有所收穫。
對我來說,這些迷思和陷阱雖然讓我吃盡苦頭,但也磨礪了我的心智,堅定了「我一定要好起來的決心」。更重要的是,它們讓我重新與身體溝通、傾聽身體的訊息,而不僅是用〝自己的認知〞或〝聽他人的建議或診斷〞來制定療癒的策略。
正如上所提,如果用〝自己的認知〞或〝聽他人的建議或診斷〞去解讀身體的訊息,很容易產生認知偏誤,導致反覆的採用不合適的治療方法。
認識到我們生命早期寫入「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自動化模式」會影響未來的健康狀態,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其實是有能力掌控健康的」,進而採用積極的態度來應對疾病。
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再次的,感謝您的閱讀!
參考文獻
- 《身心醫學:最佳健康的新科學》〔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Science of Optimal Health〕Jason M. Satterfield
- 《麥吉爾腰背修復手冊》〔Back Mechanic〕Stuart McGill
- 《穩定性和不穩定性是與背痛相關的概念嗎?》〔Are Stability and Instability Relevant Concepts for Back Pain?〕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 《零痠痛!人體正確使用姿勢書》〔8 Steps to a Pain-Free Back〕Esther Gokhale
- 《疼痛大解密》〔The Painful Truth: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Hurt and How We Can Heal〕Monty Lyman
- 《治癒背痛–身心聯繫》〔Healing Back Pain The Mind-Body Connection〕John E. Sarno
更新紀錄
2024/02/28 發佈本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