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基於萊斯大學 OpenStax 的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e,由夜黎重新編輯。(根據本書前言中的創用 CC BY 4.0 聲明)
原文傳送門:<8> The Appendicular Skeleton — Chapter Review
索引傳送門:《解剖學和生理學2e》索引頁面
8.1 肩帶
肩帶〔pectoral girdle〕由鎖骨和肩胛骨組成,將每個上肢連接到中軸骨骼。 鎖骨是一塊前骨,其〝胸骨末端〞與〝胸骨柄〞在胸鎖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處鉸接。 胸骨端也透過肋鎖韌帶〔costoclavicular ligament〕固定在第一肋骨上。 〝鎖骨的肩峰端〞與肩〝胛骨的肩峰〞在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處鉸接。 該肩峰端也透過喙鎖韌帶〔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錨定在肩胛骨的喙突上,為肩鎖關節提供間接支撐。 鎖骨支撐肩胛骨,將上肢的重量和力量傳遞到軀幹,並保護下面的神經和血管。
肩胛骨位於肩帶的後部。 它媒介上肢與鎖骨的附著,並有助於盂肱(肩)關節的形成。 這塊三角形的骨頭有三個邊,稱為內側、外側和上邊界。 肩胛上切跡〔suprascapular notch〕位於上緣。 肩胛骨也有三個角,其中兩個角是上角和下角。 第三個角被關節盂〔glenoid cavity〕佔據。 後面,肩胛脊將棘上窩和棘下窩分開,然後橫向延伸為肩峰。 肩胛下窩位於肩胛骨的前表面。 喙突向前突出,穿過鎖骨外側端下方。
文章傳送:8.1 肩帶
8.2 上肢的骨頭
每個上肢分為三個區域,總共包含 30 塊骨頭。 上臂是位於肩關節和手肘關節之間的區域。 該區域包含肱骨。 肱骨近端由〝在盂肱關節處與肩胛骨相連的頭部〞、〝由結節間(二頭肌)溝分隔的大結節和小結節〞以及〝解剖頸和外科頸〞組成。 肱骨骨幹的外側具有三角肌粗隆〔deltoid tuberosity〕的粗糙區域。 肱骨遠端變平,形成外側髁上嵴〔lateral supracondylar ridge〕(終止於小的外上髁〔lateral epicondyle〕)。 肱骨遠端的內側有一個大的內上髁〔medial epicondyle〕。 肱骨遠端的鉸接面〔articulating surfaces〕由內側的滑車和外側的小頭組成。 在肘部彎曲(彎曲)和伸直(伸展)期間容納前臂骨的肱骨凹陷處,包括冠狀窩〔coronoid fossa〕、橈骨窩〔radial fossa〕和鷹嘴窩〔olecranon fossa〕。
前臂是位於肘關節和腕關節之間的上肢區域。 此區域包含兩塊骨頭,即內側的尺骨和外側(拇指)側的橈骨。 肘關節由〝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之間的鉸接,加上〝肱骨小頭〞與〝橈骨頭〞之間的鉸接構成。 橈尺關節近端是〝橈骨頭〞和〝尺骨橈切跡〞之間的鉸接。 尺骨近端還具有鷹嘴突(形成擴大的後部區域)以及在其前部的冠突和尺骨結節。 在橈骨近端,橈骨頭下方的狹窄區域是橈骨頸; 其遠端為橈骨結節。 尺骨和橈骨的骨幹部分具有骨間邊界,而每塊骨頭的遠端具有尖的莖突。 橈尺關節遠端位於尺骨頭和橈骨尺切跡之間。 橈骨遠端與近端腕骨鉸接,但尺骨則不然。
手的基部由八塊腕骨組成。 腕骨結合成兩個排骨頭。 近端行包含(從外側到內側)舟狀骨、月狀骨、三角骨和豆狀骨。 舟狀骨、月狀骨和三角骨有助於橈腕關節〔radiocarpal joint〕的形成。 腕骨遠端行包含(從內側到外側)鉤狀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和大多角骨(「So Long To Pinky, Here Comes The Thumb」)。 前鉤狀骨有一個突出的骨鉤。 近端和遠端腕骨行在中腕關節處彼此鉸接。 腕骨與屈肌支持帶一起也形成手腕的腕隧道。
五塊掌骨形成手掌。 掌骨編號為 1-5,從拇指側開始。 第一掌骨可以自由活動,但其他骨頭會結合成一個整體。 手指也編號為 1-5,拇指編號為 1。手指和拇指總共包含 14 個指骨〔phalanges (phalanx bones)〕。 拇指包含近端指骨和遠端指骨,而其餘手指分別包含近端、中間和遠端指骨。
文章傳送:8.2 上肢的骨頭
8.3 骨盆帶和骨盆
骨盆帶由髖骨組成,用於將下肢連接到中軸骨骼。 髖骨向後在骶髂關節處與骶骨鉸接,骶骨是中軸骨骼的一部分。 左右髖骨向前匯聚並在恥骨聯合處相互鉸接。 髖骨、薦骨和尾骨的組合形成骨盆。 骨盆有明顯的前傾。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撐上半身並將體重轉移到下肢。 它還充當多個肌肉的附著部位。
髖骨由三個區域組成:髂骨、坐骨和恥骨。 髂骨〔ilium〕形成髖骨的大扇形區域。 該區域的上緣是髂嵴〔iliac crest〕。 位於髂嵴兩端的是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 其下方是髂前下棘和髂後下棘。 髂骨的耳狀面〔auricular surface〕與薦骨鉸接,形成薦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上髂骨的內側表面形成髂窩〔iliac fossa〕,弓形線〔arcuate line〕標示該區域的下限。 髂骨後緣有較大的坐骨大切跡。
髖骨的後外側部分是坐骨〔ischium〕。 它具有擴張的坐骨結節〔ischial tuberosity〕,可以在坐著時支撐體重。 坐骨支〔ischial ramus〕向前和向上突出。 坐骨後緣〔posterior margin〕有淺的坐骨小切跡〔lesser sciatic notch〕和坐骨棘〔ischial spine〕,坐骨棘將坐骨大切跡和坐骨小切跡分開。
恥骨〔pubis〕形成髖骨的前部。 恥骨體在恥骨聯合處與對側髖骨的恥骨鉸接。 恥骨體上緣有恥骨結節〔pubic tubercle〕。 恥骨透過恥骨上支〔superior pubic ramus〕與髂骨相連,其上表面形成恥骨線〔pectineal line〕。 恥骨下支〔inferior pubic ramus〕向下和橫向突出。 恥骨弓〔pubic arch〕由〝恥骨聯合〞、〝鄰近的恥骨體〞和〝兩個恥骨下支〞組成。 恥骨下支與坐骨支〔ischial ramus〕連接形成坐骨恥骨支〔ischiopubic ramus〕。 恥骨下角〔subpubic angle〕由左右坐骨恥骨支的內側會聚形成。
髖骨的外側有杯狀的髖臼〔acetabulum〕,是髖關節的一部分。 前面的大開孔是閉孔〔obturator foramen〕。 薦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由薦髂前韌帶〔anterior sacroiliac ligaments〕和薦髂後韌帶〔posterior sacroiliac ligaments〕支撐。 骶骨也透過薦棘韌帶〔sacrospinous ligament〕(附著在坐骨棘上)和薦結節韌帶〔sacrotuberous ligament〕(附著在坐骨結節上)連接到髖骨。 薦棘韌帶和薦結節韌帶有助於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的形成。
骨盆上部的寬空間是大骨盆〔greater pelvis〕,狹窄的下部空間是小骨盆〔lesser pelvis〕。 這些區域由骨盆邊緣〔pelvic brim〕(骨盆入口〔pelvic inlet〕)分隔開。 骨盆的下開孔是骨盆出口〔pelvic outlet〕。 與男性相比,女性骨盆更寬以適應分娩,具有更大的恥骨下角和更寬的坐骨大切跡。
文章傳送:8.3 骨盆帶和骨盆
8.4 下肢的骨頭
下肢分為三個區域。 這些是大腿〔thigh〕,位於髖關節和膝關節之間; 腿〔leg〕,位於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 以及踝關節遠端的腳〔foot〕。 每個下肢有30塊骨頭。 它們是股骨、髕骨、脛骨、腓骨、七塊跗骨、五塊蹠骨和 14 塊趾骨。
股骨是大腿的單塊骨頭。 〝股骨的圓形頭部〞與〝髖骨的髖臼〞鉸接形成髖關節。 頭部有頭凹〔fovea capitis〕,用於附著股骨頭的韌帶。 狹窄的頸部在下方與大轉子和小轉子相連。 在這些骨擴展〔bony expansions〕之間穿過的是〝股骨前部的轉子間線〔intertrochanteric line〕〞和〝股骨後部的較大轉子間嵴〔intertrochanteric crest〕〞。 股骨後軸上有近端的臀肌結節和中軸區域的粗線。 擴張的遠端由三個鉸接表面組成:內髁和外髁以及髕骨面。 髁的外側邊緣是內上髁和外上髁。 內收肌結節〔adductor tubercle〕位於內上髁的上面。
髕骨〔patella〕是位於肌腱內的籽骨。 它與股骨遠端前側的髕骨面鉸接,從而保護肌腱不與股骨摩擦。
腿的內側有大的脛骨〔tibia〕,外側有細長的腓骨〔fibula〕。 脛骨承受身體的重量,而腓骨不承受重量。 每塊骨頭的骨間邊界是腿的骨間膜〔interosseous membrane〕的附著部位,骨間膜是連接脛骨和腓骨的結締組織片。
脛骨近端由擴張的內髁和外髁組成,它們與股骨的內髁和外髁鉸接,形成膝關節。 脛骨髁之間是髁間隆起〔intercondylar eminence〕。 脛骨近端的前側是脛骨結節〔tibial tuberosity〕,其下方與脛骨前緣連續。 在後側,脛骨近端具有彎曲的比目魚肌線〔soleal line〕。 脛骨遠端內側的骨性擴展部分是內踝〔medial malleolus〕。 脛骨遠端外側的凹槽為腓骨切跡〔fibular notch〕。
腓骨頭形成近端,並與脛骨外側髁的下側鉸接。 腓骨遠端與脛骨的腓骨切跡鉸接。 擴張的腓骨遠端是外踝〔lateral malleolus〕。
後足由七塊跗骨〔tarsal bones〕組成。 〝距骨〞向上與〝脛骨遠端、脛骨內踝及腓骨外踝〞鉸接,形成踝關節。 〝距骨〞向下與〝跟骨〞鉸接。 跟骨的載距突〔sustentaculum tali〕有助於支撐距骨。 距骨的前方是舟狀骨〔navicular bone〕,其前方是內側楔骨〔medial cuneiform bones〕、中間楔骨〔intermediate cuneiform bones〕和外側楔骨〔lateral cuneiform bones〕。 骰骨〔cuboid bone〕位於跟骨的前方。
五塊蹠骨〔metatarsal bones〕形成前足。 這些骨頭的基部與骰骨〔cuboid bone〕或楔骨〔cuneiform bone〕鉸接。 〝蹠骨頭的遠端〞與〝腳趾的近端趾骨〔phalanges〕〞鉸接。 大腳趾(1號腳趾)有近端和遠端趾骨。 其餘的腳趾有近端、中端和遠端趾骨。
文章傳送:8.4 下肢的骨頭
8.5 附肢骨骼的發育
附肢骨骼的骨頭來自胚胎間質〔embryonic mesenchyme〕。 肢芽〔limb buds〕在第四週結束時出現。 頂端外胚層脊〔apical ectodermal ridge〕位於肢芽末端,刺激肢體的生長和伸長。 在第六週,肢芽的遠端變成槳狀,選擇性細胞死亡將發育中的手指和腳趾分開。 同時,肢芽內的間質開始分化為透明軟骨,形成未來骨頭的模型。 第七週,上肢側向旋轉,下肢向內旋轉,使肢體達到最終位置。
軟骨內骨化〔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是將透明軟骨模型轉化為骨頭的過程,在大多數附肢骨中從胎兒第十二週開始。 這開始於骨幹的初級骨化中心,隨後在骨骺區域出現一個或多個次級骨化中心。 每個次級骨化中心透過骨骺板〔epiphyseal plate〕與初級骨化中心分開。 骨骺板軟骨的持續生長使骨延長。 骨骺板消失後,骨成分會融合形成單一的成人骨。
鎖骨經由膜內骨化〔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發育,其中間質直接轉化為骨組織。 鎖骨內的骨化從發育的第五週開始,一直持續到 25 歲。
文章傳送:8.5 附肢骨骼的發展
更新紀錄
2024/01/07 發佈本文
下一篇→
評論